应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北和广西进行了二个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三个主要环境危险因素如肝炎(主要是乙型肝炎HBV和部分地区HCV),黄曲霉毒素B1以及饮水中藻类毒素均与肝癌相对危险度有统计学显著意义。进一步测定HBVDNA和HCVDNA以及黄曲酶毒素血清白蛋白加合物(AFT-HSA),显示与危险度有剂量效应关系。另外与遗传易感性指标如P53突变、稀有等位基因,谷胶苷肽S转移酶(GSTM1mull和T1),细胞色素氧化酶CYP4503A4等亦和肝癌危险度有关。广西和河北共同有关的标志物是HBsAg和GSTM1nu11;两地不同是广西与AFTHSA及肝癌家族史有关,河北与饮酒和HCV有关。目前发现的危险因素标志物约占73-77%。管水、改粮、防肝炎是肝癌有效的预防措施。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泥石流危险度和危险范围的研究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蛋白作为癫痫诊断及预后判断生物标志物研究
生物质谱发掘肝癌中蛋白可变剪切标志物研究
基于免疫原理的网络危险度评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