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在环氧丙烯酸树脂中进行原位乳液聚合形成纳米聚苯胺(PANI)粒子乳液,去乳化后加入光引发剂、稀释性交联单体等混合成为紫外光固化预聚体;用磁场对PANI粒子的取向、排列进行诱导,使预聚体中PANI粒子通过自身磁力进行线型自组装,光引发固化成为导电粒子有序线型排列的互穿网络柔性复合膜。研究纳米PANI粒子在树脂中乳液聚合的规律,合成条件对其结构和性能,光固化预聚体的制备,预聚体中PANI粒子对磁场诱导响应的特点,复合膜中有序排列的构型演化,复合膜的力学、导电、热稳定性能等的特点及其与组成、结构和树脂网络的关系等。利用FTIR、SEM、TEM、XRD和DSC、TG等对复合膜进行表征。项目将导电聚合物PANI应用于有序结构材料,采用纳米、原位乳液聚合、磁场诱导、互穿网络和光固化交联等材料制备新技术,以期制得导电和力学性能优良的复合膜。
本项目完成了以下工作: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纳米导电聚苯胺,利用电导率和粒径分析研究了反应条件对PANI-DBSA粒子合成的影响,当苯胺为0.02mol,环氧丙烯酸树脂为二甲苯的30wt%,DBSA为水的30wt%,过硫酸铵为0.80mol/L,反应时间为6h,所得PANI-DBSA的电导率最大,达57.57S/m,相应的平均粒径为171nm。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用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作掺杂剂和乳化剂,苯胺(AN)在聚氨酯丙烯酸酯(PU)中聚合形成DBSA掺杂的纳米聚苯胺(PANI-DBSA),当AN为0.02mol,PUA为二甲苯(xylene)的20wt%,DBSA为总质量的13wt%,过硫酸铵为0.8mol/L,反应时间为6h,所得PANI-DBSA的电导率最大,达66.7S/m,相应的平均粒径为161mm。其他系列专利成果有:一种双组分蓖麻油聚氨酯防水涂料;一种单组份自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克服了已有技术的缺点,拉伸强度达到3~22MPa,断裂伸长率大于150%;一种光固化纳米聚苯胺-环氧丙烯酸树脂互穿网络防静电涂料的制备方法;一种光固化纳米聚苯胺-环氧丙烯酸树脂互穿网络防静电涂料;一种水基纳米聚苯胺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双组分纳米聚苯胺-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互穿网络导电、抗静电涂料及制备方法。光固化纳米聚苯胺有序排列互穿网络复合膜的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自组装短肽SciobioⅡ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过程的探究
新型高性能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相结构与互穿问题
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纳米粒子改性聚醚砜膜的研究
梯度化有机-无机纳米强迫相容性互穿网络质子交换膜
有序介孔碳的互穿功能化及吸附铀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