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海域沉积物源的多元同位素体系示踪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0602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蔡观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桂华,王彦美,陈泓君,吴峧岐
关键词:
碎屑锆石南海SrNd同位素物质来源
结项摘要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及迁移规律研究,对于认识大陆边缘 "从源到汇" 的沉积作用过程和理解南海沉积物所记录的地质和古环境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沉积物碎屑组分的同位素体系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不发生分异,较好地保留了源岩的属性特征,是进行沉积物物源示踪的有效方法。琼东南海域位于南海西北部,是研究珠江输送的碎屑物质向西南运移和红河输送的碎屑物质向中央海盆方向迁移的理想场所。本项目拟选择琼东南海域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沉积物细粒组分和粗粒组分的Sr-Nd同位素组成,以及碎屑锆石的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获取不同粒级碎屑组分物质组成所蕴含的物源信息,确定南海琼东南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迁移规律,从而揭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沉积物的扩散机制。

项目摘要

南海陆源碎屑物质的“源-汇”过程,是南海沉积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南海西北部是陆源碎屑物质重要的堆积场所,红河、海南岛和珠江河流物质在南海西北部经历了混合过程,是区域最为重要的物源端元。本项目以南海西北部海域为研究区,系统开展了表层沉积物的粘土矿物、元素化学和Sr-Nd同位素分析,取得主要认识有:(1)沉积物的细粒组分和粗粒组分具有不同的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沉积物中不同粒级物质搬运能力的差异,细粒组分存在较远物源端元的贡献,其受海流的影响更为明显;(2)南海西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细粒组分的组成特征可以以珠江口至西沙群岛连线为界,划分为东部沉积区和西部分区,西部沉积物以高87Sr/86Sr比值、高岭石和蒙脱石含量为特征,而东部沉积物以高143Nd/144Nd比值和伊利石含量的特征,表明西部沉积物明显受到海南岛河流或者红河输入物质的影响,东部沉积区更多接受来自台湾岛河流输入的碎屑物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4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5

金属锆织构的标准极图计算及分析

金属锆织构的标准极图计算及分析

DOI:10.16112/j.cnki.53-1223/n.2019.02.003
发表时间:2019

蔡观强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滇东南多块体拼合带多元同位素体系示踪与成矿作用研究

批准号:40073001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常向阳
学科分类:D03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城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源解析-多元同位素示踪研究

批准号:2117704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胡恭任
学科分类:B060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湖泊沉积物硅藻硅同位素组成示踪湖泊-流域体系硅循环

批准号:40303014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陈敬安
学科分类:D031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沉积物Li同位素示踪大陆风化的可靠性:中国东南典型小河流研究

批准号:41906047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郭玉龙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