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状细胞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生具有家族聚集性、种族差异等特点,提示遗传因素在其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前期基于激光显微捕获切割技术和Affymetrix SNP 6.0芯片技术的研究发现PTP家族中PTPRD和PTPLAD2基因在食管鳞癌高频率存在杂合性丢失(LOH)。PTPRD和PTPLAD2是近年来发现的在多种肿瘤中存在LOH的新抑癌基因,但其功能尚未完全阐明。本项目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拟采用定量PCR和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PTPRD和PTPLAD2的表达情况,使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它们在食管鳞癌中的定位以及表达变化规律,进而分析PTPRD/PTPLAD2蛋白与肿瘤细胞周期和凋亡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作用,进一步阐明PTPRD和PTPLAD2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候选基因靶位。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们应用Affymetrix SNP 6.0芯片技术的研究发现PTP家族中Ptprd和Ptplad2基因在食管鳞癌高频率存在杂合性丢失(LOH)。通过Pyrosequencing技术对鳞状细胞癌中Ptprd和Ptplad2的基因序列检测,在大样本中证实Ptprd和Ptplad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存在杂合性缺失。在此基础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Ptprd和Ptplad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定位以及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相对远端正常食管上皮组织,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中,Ptprd和Ptplad2的阳性率和阳性强度明显降低,而Stat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升高,提示Ptprd和Ptplad2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抑癌基因,且可能是通过影响Stat的磷酸化水平而发挥作用。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在正常食管细胞系中,干扰Ptprd和Ptplad2基因的表达可以增加细胞增殖,而在食管癌细胞系中过表达Ptprd和Ptplad2基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Ptprd可能通过与Stat1作用,Ptplad2可能通过与Stat3作用,影响Stat磷酸化水平,通过降低Stat磷酸化水平而抑制细胞增殖。这一结果在体内实验中也得到进一步证实,将转染空载体和过表达myc-tagged Ptplad2(Ptprd)载体的食管癌细胞株分别种植于裸鼠皮下,转入过表达Ptplad2(Ptprd)载体的细胞形成的肿瘤少、体积小且Ki-67增殖指数降低。当用IL-6进行干预时,转入表达Ptplad2载体的细胞肿瘤形成数量变多且体积变大。同时我们证实转入Ptplad2(Ptprd)载体的细胞系p-Stat3(p-Stat1)表达降低,说明在体内Ptplad2(Ptprd)是通过调节Stat3(Stat1)而影响细胞增殖的。我们进一步对Stat3对下游分子的调控进行了分析,发现Stat3是通过调控Oct-1而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肿瘤发生。上述研究结果部分阐明了Ptprd和Ptplad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及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证实Ptprd和Ptplad2是抑癌基因,并且是通过影响Stat的磷酸化水平,进一步调控Oct-1及Foxm1而最终影响细胞增殖的,这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易感人群的筛选、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候选基因靶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KLF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超级增强子的研究
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
TACC2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作用及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