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机体免疫失耐受,产生了针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被网状内皮系统过度破坏。有效抑制自身抗体产生是治疗ITP的关键。近来研究发现,BAFF作为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新成员,与B细胞的增殖、活化及抗体分泌有密切关系。本课题拟构建基因工程BAFF受体-Fc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与ITP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及特异性血小板抗原共同培养,利用MAIPA、基因谱芯片等技术,观察受体-Fc融合蛋白对ITP患者外周血抗原特异性B淋巴细胞自身抗体产生及T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为ITP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The Role of Osteokines in Sarcopenia: Therapeutic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Bousangine A, a novel C-17-nor aspidosperma-type monoterpenoid indole alkaloid from Bousigonia angustifolia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BAFF受体及其特异性受体拮抗剂对ITP自身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
BAFF-BAFF受体通路在自身免疫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基于BAFF新型疫苗的构建及其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
可溶性重组人白介素23受体-Fc融合蛋白靶向p19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