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危害极大的世界性流行的传染病,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占总人口比例高达10%-15%,其发病率仍旧保持居高和增长势头,而乙肝治疗至今尚无根治的有效药物和方法。本项目在前期发现民间草药六棱菊(Laggera alata)活性组分具有较强抗乙肝作用的基础上,首次拟对六棱菊抗乙肝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离鉴定六棱菊活性组分的主要成分以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并运用转染HBV基因的HepG2.2.15细胞模型、D-半乳糖胺致肝细胞损伤及凋亡模型研究3个新型活性成分抗乙肝作用机理,然后根据体外结果挑选最优活性成分,采用鸭乙肝模型和HBV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其体内抗乙肝作用机理。在机理研究上,重点探讨对HBV基因表达(尤其是cccDNA清除)和肝细胞凋亡的干预机制。其研究结果将为阐明六棱菊活性成分的整合作用机制和发展抗乙肝创新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山矾抗乙肝活性成分及其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研究
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及其抗白癜风活性研究
基于无定型纳米修饰技术的藏药波棱瓜子抗乙肝病毒木脂素活性成分发现
茵陈的抗乙肝病毒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