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趋势下,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陆架边缘海的生态系统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相邻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全球气候也产生了强的反馈作用。因此了解我国陆架海的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揭示其驱动机制对未来我国的海洋生态安全及全球气候和海洋生态环境预测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历史观测资料有限,目前关于我国陆架海的浮游植物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还不清楚。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利用多参数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并结合其他古环境指标,分析东海和黄海典型泥质区中的海洋沉积物,重建东海和黄海过去200年来的海洋生态环境变化。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了解过去200年来东海和黄海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揭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对理解东海和黄海生态结构变化的规律和机制,理解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陆海相互作用下的黄海和东海,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的双重影响。了解我国陆架海的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揭示其驱动机制对未来我国的海洋生态安全及全球气候和海洋生态环境预测有重要的意义。为达到这一科学目的,必需的基础研究工作就是长时间尺度生态环境变化记录的重建。在本项目中我们具体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生态环境指标在东海和黄海的验证,通过黄海和东海的表层沉积物验证了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指标,陆源有机质生物标志物指标,海水表层温度指标在黄海和东海的应用;2)利用合适的多参数生物标志物的方法,重建东海和黄海过去200年来的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的变化;3)利用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方法重建了黄海中部全新世(8ka以来)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的变化。通过上述记录的重建,发现过去200年来东海和黄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不同,东海近50年来呈现甲藻比例上升的趋势,主要与人类活动影响有关,而黄海中部近50年来呈现硅藻比例上升的趋势,主要可能与东亚冬季风的加强有关。黄海全新世浮游植物生产力与群落结构的变化则主要与黄海暖流及海平面的变化有关。上述研究结果对理解东海和黄海生态结构变化的规律和机制,理解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闽浙近岸泥质区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脂类生物标志物记录
工业革命以来污染物在东海近岸泥质区的地球化学记录
全新世以来浙江近岸泥质区低氧事件沉积记录研究
近百年来长江口外泥质沉积区的洪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