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放疗是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成分,宫颈癌放疗后复发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如何提高宫颈癌的放射敏感性至关重要。研究显示:(1)放射敏感的肿瘤细胞较抗拒细胞具有更短的端粒长度,提示端粒长度与放射敏感性呈负相关;(2) 与端粒长度和功能维持有关的端粒保护蛋白hPot1在辐射抗拒的喉鳞癌细胞株中表达明显高于其辐射敏感的亲本株,提示hPot1也可能与放射敏感性有关。但是,关于端粒、端粒保护蛋白与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确切关系以及其作用机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拟采用正义、反义RNA干扰,构建稳定过表达 hPOT1/基因沉默的宫颈癌Hela细胞,力图证明通过调节hPot1蛋白的表达,能够改变端粒的长度和功能,继而影响Hel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并经动物实验加以验证。本课题为研究肿瘤放射敏感性提高新的思路,并有可能为宫颈癌的放射增敏治疗提高新的靶点和理论依据。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放疗是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成分,宫颈癌放疗后复发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如何提高宫颈癌的放射敏感性至关重要。研究显示:(1)放射敏感的肿瘤细胞较抗拒细胞具有更短的端粒长度,提示端粒长度与放射敏感性呈负相关;(2) 与端粒长度和功能维持有关的端粒保护蛋白hPOT1在辐射抗拒的喉鳞癌细胞株中表达明显高于其辐射敏感的亲本株,提示hPOT1可能与放射敏感性有关。但是,关于端粒、端粒保护蛋白与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尚不清楚。. 本课题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发现,hPOT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hPOT1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肿瘤T分期有关,T分期越晚,hPOT1表达越多,提示hPOT1可能在宫颈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hPOT1有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本研究还通过重组慢病毒RNA干扰技术,成功构建了稳定抑制hPOT1基因表达的Hela和C33A细胞系。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抑制hPOT1表达具有增加Hela和C33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抑制hPOT1放射增敏的作用机制与端粒酶活性变化无关,而可能与端粒延长但端粒不稳定性增加有关;抑制hPOT1表达减弱和缩短了辐射诱导的G2/M期阻滞,可能导致未经修复或修复不完全的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进一步增加端粒的不稳定性,增加细胞凋亡,从而导致放射增敏;另外,γ-H2AX灶点检测结果显示,辐射后DSB损伤增多和DSB修复延迟也可能与hPOT1的放射增敏作用有关。裸鼠移植瘤实验结果也表明,抑制hPOT1表达不仅可以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而且也具有放射增敏的作用。. 因此,hPOT1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放射增敏的重要靶标之一。本研究为寻找宫颈癌放疗增敏的新靶标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Loss of a Centrosomal Protein,Centlein, Promo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DNA解旋酶RECQL1调控宫颈癌细胞端粒稳态及放射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银杏等木本植物端粒结合蛋白对端粒保护的分子机制研究
端粒结合蛋白TPP1调节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机制及应用
Tankyrase维持胃癌细胞端粒长度及其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