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观相结合的网构软件可信性评估方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40226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司冠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山东交通学院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许静,杨光,朱振方,张青峰,文硕,张风丽,张彪,江国燚
关键词:
可信性网构软件贝叶斯网络结构模式信任评估
结项摘要

The requirements of ensuring trustworthines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because that Internetware is situated in open, dynamic and uncertain network environments. However, changes of running environment and evolution of system architecture are affecting accuracy of dependability evaluation from subjective evaluation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 respectively. The project starts research from Internetwar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runtime environment, selects dependability evaluation metrics and theirs calculation method as research object, and focus o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depend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for the entire Internetware system. Main contents includes: abstracting entity model and analyzing structure pattern of Internetware from aspects of individual entities, collaboration among entities, and the entire system; analyzing trust transfer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based on static structure and dynamic behavior modeling of Internetware, and constructing Internetware dependability evaluation metrics system by considering system runtime environment; establishing an evaluating model of computing dependability of each entities to the whole system based on a combined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simulations. The project aim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evaluation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stem metrics and individual metrics, and helps users to select optimal entities to build dependable Internetware system.

网构化软件处于开放、动态、难控的环境之中,对其可信性的要求变得日益突出。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系统结构的演化分别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估方面影响了可信性评估的准确性。本项目从网构软件系统结构与运行环境特征出发,以可信性评估指标及其计算方法为研究对象,研究面向整个系统的主客观相结合的可信性评估方法。具体内容包括:从实体个体、实体间协同及系统整体三个层面分析网构软件结构模式并抽象出实体模型;在网构软件实体静态结构与动态行为建模的基础上,分析实体间信任传递与演化机制;结合系统运行环境,构建网构软件可信性评测指标体系模型。采用数学计算与实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网构软件系统整体及各实体可信性指标的统一计算模型。本项目旨在揭示网构软件系统可信性中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估、整体指标与个体指标之间关系的规律,为实际应用中选取合适的实体组成可信的网构软件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网构软件为有效进行异构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的软件服务提供了有效手段。但随着对网构软件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系统的结构、体系变得日趋复杂,同时由于软件的运行环境从传统的“封闭、静态、可控”环境转变到了“开放、动态、难控”的互联网环境,对可信性保证的要求变得日益突出。本项目从网构软件系统结构与运行环境特征出发,以可信性评估指标及其计算方法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面向整个系统的主客观相结合的可信性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网构软件结构模式分析及实体模型抽象。建立了符合网构软件系统特征的可信性评估体系。从实体个体到系统整体将其结构、行为特征描述抽象清楚。其次,进行了网构软件可信性评估指标体系建模。分析了网构软件实体的静态结构模型与动态行为模型,建立了可信性评估指标集中各指标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与层次结构。分析了网构软件结构模式及系统运行环境,构建与之相符合的系统级可信性评估指标,并建立整体指标体系结构模型。最后,建立了网构软件系统整体及各实体可信性指标的统一计算模型。构建了网构软件可信性评估综合实验平台,采用数学计算与实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面向单个网构软件实体的动态与静态特征相结合的可信性指标计算方法,以及自底向上、由个体到整体的可信性指标统一计算模型。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建立了针对系统可信性这一集成属性整体的评估方法,建立了从网构软件实体到系统整体的可信性统一评估方法,建立了网构软件系统建设过程中可信性评估来预测最终系统可信性的方法。本研究建立的网构软件可信性评估综合实验平台,通过对多种系统组合方式的分析,获取实体的最优组合,为网构软件系统构建者提供了由系统构建过程中的各实体、各指标预测建成后系统可信性的平台,并为其选择合适的实体提供科学而实用的计算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3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4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5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司冠南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测试的软件可信性增长模型及其评估方法研究

批准号:90718018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刘超
学科分类:F0203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2

可信软件测试和可信性评估研究

批准号:90718037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杨善林
学科分类:G0103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3

基于Petri网的网络化软件行为可信性分析方法研究

批准号:6127215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方贤文
学科分类:F0201
资助金额:8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软件缺陷预测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方法研究

批准号:90718024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宋擒豹
学科分类:F0203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