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脉冲型介电电泳的颗粒分离与单颗粒捕捉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0505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崔海航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鸿雁,常志英,柴蓓蓓,李萍,李薛刚
关键词:
介电电泳微流控芯片单颗粒捕捉时变力场颗粒分离
结项摘要

传统的连续型介电电泳(Dielectrophoresis, DEP)技术是在微流控芯片内进行微细颗粒分离和捕捉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时变力场则在宏观颗粒(巴西果效应)和纳米颗粒(Brownian Ratchet)的操纵中体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本申请将结合上述两种方法的特点,建立起针对微米尺度颗粒的时变力场方法,脉冲型DEP,并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不同尺寸的颗粒混合物,以实现灵活可调的多路分离,并拓展利用DEP技术进行单颗粒捕捉的研究范围,发展针对非球形的单个颗粒、两个大小不同的微球以及两个相连的微球中的一个进行可靠捕捉的方法。研究将有助于完善现有的DEP理论框架,拓展微流控芯片的应用范围,也会对生物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项目摘要

本申请针对基于时变介电电泳(DEP)的颗粒分离与颗粒捕捉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首先,计入了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完善了现有的DEP时变力场作用下的单颗粒力学模型,建立了多场耦合的DEP颗粒操控力学模型。其次,以力学模型为基础,完成了脉冲型DEP力场作用下,颗粒的可调多路分离的理论与实验验证。随后,通过理论及数值模拟手段,建立起了针对不同颗粒类型的颗粒捕捉方法,即单个不规则颗粒、两个大小不一的颗粒以及颗粒-DNA-颗粒系统的捕捉,明确了主要参数的影响。接下来,通过实验开展了椭球形颗粒、两个大小不一的颗粒捕捉实验验证,对于颗粒-DNA-颗粒系统开展了单纯脉动流场作用下的实验研究。同时,还开展了几何形状规则而表面组成不对称的Janus微球的DEP操基础控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颗粒分离及不规则颗粒DEP操控的研究内容。共计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1篇,EI论文2篇,核心及其他论文5篇,会议论文2篇,申报发明专利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4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5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崔海航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介电性能变化的颗粒填充型复合电介质纳米效应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5097700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党智敏
学科分类:E0702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单颗粒电致化学发光生物分析

批准号:2147505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徐静娟
学科分类:B0402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纳米颗粒对铁电氧化物巨介电性质的调控与机理研究

批准号:1190429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熊政伟
学科分类:A20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介电颗粒电磁谐振的可调谐各向同性超材料研究

批准号:6097805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赵乾
学科分类:F0509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