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等离子法制备硅碳纳米复合材料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90413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万小涵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硅碳纳米复合材料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等离子冶金传热与传质
结项摘要

Attributing to the higher capacity of lithium storage, more stable of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nd abundance in raw material, silicon-carbon nanocomposites show its advantages in replacing graphite materials a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node material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This proposal is aiming to overcome the lower silicon content by mechanical mixing process, and weaker adhesion between Si and C and lower conductivity of amorphous carbon derived by sol-gel process. To achieve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silicon-carbon nanocomposites this proposal will employ the thermal plasma approach with the raw materials of high purity graphite and silicon powder derived from recycled solar grade silicon wafer sawing. The main research works include to explore the vaporization process of powder mixture raw materials and the formation of various structures of Si-C nanocomposite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anocomposites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kinetic parameters, and to propose alternative route of thermal plasma approach to prepare silicon-carbon nanocomposites for lithium batteries application.

硅碳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储锂比容量和更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原料来源丰富等优点,成为替代商业化石墨类材料作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本项目针对机械混合均匀性导致硅占比受限、湿法合成硅碳结合力弱且低温得非晶碳导电性及机械强度较弱等问题,以实现硅碳材料纳米化、复合化为研究导向,以太阳能级硅金刚线切割料和石墨作为硅碳原料,采用热等离子法开发提升硅占比、石墨化和硅碳结合力的硅碳纳米复合材料可控合成新技术。主要研究混合固体粉末原料在热等离子体中的气化规律和不同结构硅碳纳米复合材料的生成规律;厘清硅碳纳米复合材料各结构和形貌演变与热等离子法合成过程中的物料配比、进料方式、输入功率等可控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热等离子法制备硅碳纳米复合材料技术路线,为锂离子电池用硅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思路。

项目摘要

双碳背景下储能已成为支撑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核心技术。硅基负极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储锂比容量和更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原料来源丰富等优点,已替代商业化石墨类材料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本项目针对机械混合均匀性导致硅占比受限、湿法合成硅碳结合力弱且低温得非晶碳导电性及机械强度较弱等问题,采用热等离子一步法实现硅碳材料纳米化、复合化,实现了提升硅占比、石墨化和硅碳结合力的硅碳纳米复合材料可控合成。项目主要研究了硅碳纳米复合结构在直流热等离子体系中形核和生长规律,以及制备不同复合结构的关键因素。具体开展了固相进料行为与热等离子炬相互作用研究,实现了固相原料在热等离子炬中可控气化,实现了不同形貌硅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开展了冷却区域内产物形核生长机理研究,探明了不同硅碳纳米结构形核、生长及复合作用机理,获得了硅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及结构演变与合成条件之间的关联性;开展了硅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形成了适用于锂电负极用硅碳纳米复合材料可控制备新路线。建立起热等离子法制备硅碳纳米复合材料技术路线,为锂离子电池用硅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思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万小涵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乙醇热解制备碳/碳复合材料反应及成碳机理研究

批准号:5097212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张守阳
学科分类:E0203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聚硅氧烷微相分离热解制备微纳米多孔硅氧碳陶瓷

批准号:5127320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永明
学科分类:E0310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新型硅-掺杂碳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批准号:2157323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灵志
学科分类:B020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硝酸铈预处理菊芋秸秆高效制备纳米酶/多孔碳复合材料的热解机理研究

批准号:31901406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汪璐
学科分类:C13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