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特色药材广东紫珠具有抑菌止血作用,是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妇科良药。历史上广东紫珠药源一直以野生为主,而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广东紫珠药材需求日益增加,野生资源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栽培广东紫珠已成为我国广东紫珠药材的主要来源,所以如何提高栽培广东紫珠的质量是今后广东紫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对广东紫珠药效基础的研究并不是深入,其活性成分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本项目在首先建立广东紫珠药材指纹图谱的基础上,与药效结果联系起来,将化学指纹图谱转化为生物指纹图谱,建立广东紫珠药材的"化学谱"-"药效"关系,从而利用该模式对不同器官、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加工方法、不同贮藏时间的广东紫珠药材进行质量评价,进而对广东紫珠药材整个生长及及加工过程的质量进行动态控制,指导广东紫珠规范化种植,全面提高广东紫珠药材质量。
广东紫珠作为2010版《中国药典》新收入的中药材品种,对于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目前仍然不够深入,活性成分尚不十分明确。本项目首先通过抑菌圈测定法确定了广东紫珠药材的抑菌活性部位及其提取工艺,初步判定广东紫珠药材70%乙醇提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次,收集了15个不同产地的野生广东紫珠药材,对其药典中规定的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均符合规定要求。而后对该15批广东紫珠的抑菌活性部位进行了指纹图谱采集和分析,相似度计算结果均大于0.644,说明各产地的药材有较好的一致性。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5批广东紫珠药材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选取了3个主成分进行评价,湖南会同、广西桂林、江西武宁、江西南昌、江西萍乡、江西宜春产的广东紫珠药材在所有样品中的综合得分位于前6名。再次,运用SPSS软件对15批广东紫珠药材指纹图谱信息和抑菌圈直径进行相关分析及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广东紫珠药材的3个抑菌谱效关系方程式,预测结果和实测值的偏差率均在10%以内。最后,利用得到的谱效关系方程式,预测及评价了广东紫珠药材在生长过程和不同干燥方式下的抑菌活性的动态变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基于谱效关系的赪桐质量评价智能模型的研究
基于谱效关系的龙利叶质量评价物元分析模型的研究
基于谱效关系建立中药竹节参质量评价物元模型的研究
基于SMRT测序技术和谱效关系研究黎药裸花紫珠资源品质差异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