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分析华南、印支块体早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研究最新进展及海南所获高精度年代学资料的基础上,以构造地质学与热年代学等方法开展海南岛海西-印支期变质岩石、构造不连续面(带)及构造岩的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构造要素的协调配套、变形环境分析及热年代学研究,并结合其与邻侧古生代-早中生代地层、构造要素的对比分析,剖析海南岛海西-印支期构造热事件效应,提炼海西-印支期变形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构筑该区海西-印支期构造样式的排列组合规律,厘定其变形时序格局及其区域协调性,探讨华南、印支块体海西-印支期的构造变形时序及碰撞造山的时空耦合关系,以揭示华南、印支块体在海西-印支期的构造演变与陆缘边界作用的时空耦合关系,推动华南、印支块体海西-印支期碰撞造山动力学机制的深入研究。
本项目在综合分析华南、印支块体早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研究最新进展及海南所获高精度年代学资料的基础上,获得海南海西-印支期2期构造变形:第一期构造为NW向韧性剪切带,云母单矿物Ar-Ar年龄为242~250Ma;第二期为NE向韧性剪切带,云母单矿物给出了190-227 Ma的Ar-Ar年龄。晨星地区安山质弧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早石炭世晚期(~345Ma),琼中五指山花岗片麻岩的结晶年龄是263-269Ma,万宁和中沙地区三叠纪基性岩脉的形成时代为240-242Ma。海南海西-印支期构造变形时序大致为:以昌江-琼海断裂为界,270Ma之前,可能为特提斯洋的俯冲消减,形成一系列安山质弧岩浆;~270-245Ma,印支和华南块体发生陆陆碰撞,形成五指山同碰撞花岗片麻岩和NW向韧性剪切带;240~245Ma,为造山期后陆内拉张,发育万宁和中沙地区240-242Ma中基性岩脉;240Ma之后,印支-华南块体受古太平洋构造域影响,形成190-227Ma的NE向韧性剪切带。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探讨华南、印支块体海西-印支期的构造变形时序及碰撞造山的时空耦合关系提供了新的信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环形绕组无刷直流电机负载换向的解析模型
固溶时效深冷复合处理对ZCuAl_(10)Fe_3Mn_2合金微观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云开大山变形构造解析及印支期构造热年代学研究
秦岭海西--印支期构造年代学研究
华南右江地区海西-印支期复合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特点
郴州-临武断裂带构造变形解析及其热年代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