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流变模型及典型克拉通三维流变结构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7406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0.00
负责人:魏荣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臧绍先,孙玉军
关键词:
脆性破裂摩擦滑动流变机制岩石圈流变模型
结项摘要

岩石圈的流变模型和三维流变结构是岩石圈的基本物理性质及研究其动力学必需的资料,对它们的研究必将促进地球动力学的发展。目前岩石圈流变模型大都忽略了温度和应变率对摩擦滑动机制的影响;对脆性破裂机制,尤其是标本尺度对脆性破裂强度的影响,研究得不够。这使得到的岩石圈流变强度偏高,流变机制的分布与实验结果不尽一致。本课题拟在实验资料的基础上,研究温度,应变率对摩擦滑动强度的影响,修正摩擦滑动定律; 结合数值实验和理论分析,进一步确定岩石圈条件下的脆性破裂规律;研究摩擦滑动、脆性破裂和蠕变三种流变机制的相互转化,建立新的岩石圈流变模型,进而研究华北, Finland(芬兰) 和Slave(加拿大)三个克拉通地区岩石圈的三维流变结构,并进行对比。此项研究将促进岩石圈流变结构研究的深入,并为大陆动力学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项目摘要

岩石圈流变结构的研究是板块构造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是国际地学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本项目利用地震测深的结果确定中国华北,Finland(芬兰),Slave(加拿大)三个克拉通岩石圈物性界面的三维分布;在居里面深度和捕俘体平衡温压的约束下,用热流资料确定三个克拉通的三维温度分布;考虑摩擦滑动流变机制的温度和应变率效应,利用岩石圈流变的三机制模型,并以GPS等观测的速率及应变率为约束,确定了三个克拉通岩石圈三维流变结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定义岩石圈底部界面为有效黏度取极小值所在的深度,将热-流变参数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半解析的确定岩石圈底部界面的方法,其结果与其它地球物理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这样得到的岩石圈更接近板块构造理论对岩石圈的原始定义。同时,研究了卫星磁异常对大陆地壳地震震中分布的约束,在理论对其进行了详细解释;采用新的非线性方法改进了利用卫星磁异常反演居里面深度的程序,使其对初值的依赖性大为降低,得到的结果更为可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魏荣强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华北克拉通典型岩石热导率实验与岩石圈热结构和流变结构研究

批准号:4150407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苗社强
学科分类:D040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岩石圈流变机制研究及地学大断面二维流变结构的确定

批准号:40174023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藏绍先
学科分类:D04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大陆岩石圈天然流变典型区(辽西兴城)解剖研究

批准号:4123020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永江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31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华南块体岩石圈三维流变结构的确定及其运动特点的分析

批准号:40604006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魏荣强
学科分类:D0407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