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腧穴会发生敏化,其中腧穴热敏化是一类新的敏化类型;热敏化腧穴对艾条悬灸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产生透热、扩热、传热等临床特征,且极易激发经脉感传活动和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腧穴热敏化的艾灸反应特征可被红外辐射成像客观显示,且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不同疾病体表腧穴热敏化的出现部位表现出一定的疾病相关性分布特征。.本课题以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有明显疗效优势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功能性便秘、痛经6种病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灸感法与红外法相结合定位热敏化腧穴,系统研究不同病症的腧穴热敏化分布规律,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基础,为深入研究腧穴热敏化机制提供科学线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迟发型热敏化腧穴的红外特征研究
基于热觉定量测定技术的腧穴热敏特性与温控激发参数优化的研究
热敏灸辅助机器人及其腧穴智能辨敏定位与多机协作安全控制研究
腧穴热敏态自发红外光谱与艾条悬灸红外发射光谱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