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及两湖平原历史冲淤变化与血吸虫病流行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0115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车群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炳涛,张鑫敏,陈熙
关键词:
灾害史历史人口历史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历史地图
结项摘要

This proposal looks at the inter-disciplinary field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Historical Demography, Environment History and Disease History and makes use of methodologies of Data Extraction, Network Analysis, GIS, Historical Maps Platform, Population Statistics, Spacial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including local gazetteers, archives of schistosomiasis prevention, local medical books, flood memorials of the First Historical Archives, military maps of Republican time and local genealogies. This proposal intends to build up the lineage population process and re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schistosomiasis prevalence based on the materials and methods mentioned above. And further, to explore the micro-environmental chan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macro-large-scale River-Lake transformations and to analysis how did these transformations influence schistosomiasis epidemic. In additio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under the large-scale elevation changes between the south and north Yangtze River including the waterlogging on the north, and the following problems of schistosomiasis's transferring and expanding.

本课题重点关注清中叶以降江湖变迁大背景下血吸虫病流行与区域环境冲淤变动的关系,为历史地理学、历史人口学、环境史、疾病史的交叉研究方向。本课题综合利用语义标记、网络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与历史地图信息平台、人口统计学、空间信息分析技术等数字人文与计量手段,在分析处理历史地理文献记载、血吸虫病防治档案、地方医籍医案、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三汛安澜奏本、民国军事地图、疫区家谱等核心文献的基础之上,建立疫区家族历史人口序列,重建长江中游血吸虫病流行史,并深入探讨冲淤作用下大尺度的河湖变迁影响下的地方微环境变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历史变迁对血吸虫病流行所造成的影响。在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关注当下洞庭湖日益淤积,南北高程转换的大尺度环境变迁背景下,长江中游地区可能面临的环境变迁问题,包括江汉平原日益严重的渍水及其所引发的血吸虫病转移与扩散等问题。

项目摘要

本课题利用血吸虫病防治档案资料,结合地方志、家谱、医籍医案、文集等地方文献,利用大数据语义标注、网络分析、历史人口统计学,空间地理分析等数字人文与计量方法,分区域复原了西洞庭湖、南洞庭湖以及江汉平原特定的水文地貌形态与演变过程,对其流域血吸虫病流行史及疫源地形成过程进行重建,继而对大尺度河湖演变所带来的微环境变迁作用下的血吸虫病流行的源头、过程、流行因素进行了研究。.本课题研究成果表明,长江中游的血吸虫病自然疫源地的形成,是长时段、大尺度环境变迁在微观层面所造成的结果。尤其清中叶之后,随着康熙年间虎渡分流加强,咸、同年间藕池、松滋向南分流,江湖河形势大变,水患加剧,人们开始广泛围垸以资抵御。而正是在这一步步的迁徙与繁衍、冲击与抵抗,及一系列自然环境变动的过程中,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缓冲区逐渐消失,人类社会与“荒野”物种的生境完全重合在一起,开始了频繁的接触与互动,血吸虫病的爆发正是这种人地关系变迁的结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4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5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车群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长江中下游河道卡口对河道冲淤时空变化及洪水下泄影响研究

批准号:40701015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张强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黄河中游水库泥沙冲淤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批准号:50379027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陆永军
学科分类:E09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3

长江三角洲滨海湿地季节性冲淤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批准号:49771011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许世远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长江河口边滩冲淤机制及其泥沙捕集效应研究

批准号:4157608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戴志军
学科分类:D0606
资助金额:8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