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及国际连接模型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将中国与1992年前后新独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连接为一体的国际连接模型尚未见报道。虽然以新疆为中心的中国与中亚国家国际关系的研究,在历史、文化、外交等领域已有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但在经济领域尤其是采用数量分析方法的研究极少。本研究试图就这两方面进行探讨。.本项目同时运用"贸易连接方式"和"资本连接方式",将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观察员国以及这些国家与新疆经济连接为一体,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国际连接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利用该模型进行各种经济模拟试验,对于各类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经济援助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等)的经济效果进行实证研究。根据模型的估计结果及各种经济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各类对比分析;为国家及自治区的相关部门提供直接的、可操作的决策依据。
本研究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的背景下,以新疆区位和地缘优势为出发点,研究上海组织框架下各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在研究中,主要运用“贸易连接方式”,将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及新疆经济连接为一体,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国际连接计量经济模型。本研究中所建立的国际连接计量经济模型包括各国家/地区的宏观模型和对各宏观模型起连接作用的贸易连接模型。模型共由177个方程构成,其中包含93个行为方程,84个定义方程,包含244个变量(其中177个内生变量,67个外生变量)。模型估计以OLS为主,当存在自相关时采用Co-Orcuat方法进行修正。通过该模型进行各种经济模拟试验,对各类宏观经济政策的经济效果进行实证研究。根据模型的估计结果及各种经济模拟实证结果,进行各类对比分析,对上述研究基础上发表了六篇相关学术论文,为国家及自治区的相关部门提供直接的、可操作的决策依据。.本研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上合组织及中国新疆的经济战略地位,主要分析了国际合作组织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地位的演变、新疆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中国新疆在上合组织中的战略地位。第二部分为上合组织国家及新疆的概况分析,主要包括上合组织成员国家人文、地理,行政区域,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中国新疆的人文、地理,行政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因素分析,西部大开发视角下新疆经济的发展状况等。第三部分为上合组织框架下各国经济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主要研究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合作现状,上合组织框架下各国在能源方面、产业结构方面以及贸易方面的互补性以及上合组织框架下各国经济竞争性分析。第四部分为上海合作组织国际连接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主要包括计量经济模型发展历程总结,国际连接计量经济模型的发展现状分析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国际连接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第五部分为宏观经济模型及贸易连接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分析,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模型中总需求模块模型的介绍,价格、工资、劳动模块模型的介绍,以及各国(地区)宏观经济模型的数量分析,贸易连接模型的构建,贸易连接模型的估计结果与分析,以及各国(地区)间出口弹性比较分析。第六部分为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模拟,主要包括模型检验结果分析,上海合作组织宏观经济的中短期预测,财政政策效果分析,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及政府投资政策效果分析,以及俄罗斯面向中亚的政府投资政策的经济效果比较分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国际收支计量经济模型和预测研究
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CGE数值模拟方法
诚信环境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生猪产业为例
国际科研合作与知识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以中美纳米技术合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