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缺氧致SD幼鼠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27084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16.00
负责人:吕麟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长春,章均,杨超,孔祥如,郭睿,吕箐箐
关键词:
排尿异常间歇性缺氧
结项摘要

Nocturnal enuresis (NE) is a common symptom in childhood, the pathogenesis is unclear and need to further explore. In early study stage fund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frequent urination and intermittent voiding was found in SD rats induced by intermittent hypoxia during sleeping, however, the pathogenesis is not yet clear. In this project, urodynamics, electrophysiology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techniques will use to explore pathogenesis of voiding dysfunction pathogenesis in SD rats. ① Urine, bladder capacity, detrusor stability, detrusor - sphincter synergy will involved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lower urinary tract functional status; ② The micturition pathway conduction potential of pelvic nerve - pons - cortical, pelvic nerve - bladder postganglionic parasympathetic will detected;③ hypothalamus ADHmRNA expression will detected to demonstrat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IH and ADH rhythm.

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 NE)是儿童常见症状,发病机制不清,需进一步探索发病机理以指导临床治疗。本项目组前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采用间歇性缺氧法(intermittent hypoxia IH) 诱导SD幼鼠出现睡眠中排尿及尿频和间歇性排尿等现象,但其致病机理尚未明确,故本项目拟采用尿动力学、神经电生理、原位杂交等技术进一步探讨IH致SD幼鼠排尿异常的发病机制。主要研究①IH鼠尿量、膀胱容积、逼尿肌稳定性、逼尿肌-扩约肌协同性,了解IH幼鼠下尿路功能状况;②检测盆神经-脑桥-皮质中枢、盆神经-膀胱副交感节后纤维传导电位,了解排尿通路传导功能状况;③检测IH鼠下丘脑ADHmRNA表达水平,了解IH与ADH变化节律关系。以此阐明发病机制,为IH型DV治疗提供新思路

项目摘要

根据项目计划书,第一阶段完成SD幼鼠间歇性缺氧条件下的尿动力学研究,目前已完成尿动力学研究。因SD幼鼠尿动力学监测干扰因素多,本项目主要采用了耻骨上膀胱造瘘置管和无线遥控监测两种方法对SD幼鼠进行尿动力学研究,其主要的发现:①SD幼鼠在术后2-8天膀胱处于明显的激惹状态,故进行尿动力学研究最佳实验时机在手术当日和术后8天以后。②耻骨上膀胱造瘘置管法与无线遥控植入法均能监测SD幼鼠的排尿反射曲线,两种方法监测到的排尿次数、排尿间隔时间无明显差异,但最大膀胱压有一定差异,无线遥控植入法的最大膀胱压明显高于耻骨上膀胱造瘘的方法,说明耻骨上膀胱造瘘对膀胱损伤大,激发排尿反射时,其逼尿肌的收缩能力明显减退,由于无线遥控的双压力植入子损坏,故本实验后期主要采用耻骨上膀胱造瘘法方法对IH幼鼠进行尿动力监测。③两种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在充盈期均不存在明显的排尿前膀胱不稳定收缩,但慢性间歇性缺氧状态下的SD幼鼠出现膀胱的不稳定收缩,说明慢性缺氧对膀胱稳定性有影响。④正常SD幼鼠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性良好,而间歇性缺氧条件下的SD幼鼠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⑤在前期研究中IH幼鼠出现的间歇性排尿模式,在正常小鼠中也出现,二者差异无显著,说明间歇性排尿模式与缺氧无关。.通过上述尿动力学研究,IH状态下SD幼鼠的逼尿肌稳定性和尿道协同性受到影响,表明间歇性缺氧对SD幼鼠的下尿路功能有影响。.通过该项目研究,培养了研究生2名,完成论文2篇,一篇已投稿,另一篇正在撰写中,目前已参加西南片区小儿外科年会的交流,下一步准备和我院呼吸中心、生长发育中心及耳鼻喉诊治中心联合,进一步探索间歇性缺氧对中枢生长发育、肺发育等方面的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DOI:
发表时间:2018
2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异常细胞快速检测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异常细胞快速检测方法

DOI:10.13374/j.issn2095-9389.2021.01.12.001
发表时间:2021
3

2009-2018 年期间尼泊尔地区 OLR 异常信号数据挖掘 数据集

2009-2018 年期间尼泊尔地区 OLR 异常信号数据挖掘 数据集

DOI:10.3974/geodb.2019.05.11.V1
发表时间:2019
4

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大脑功能的连接变化

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大脑功能的连接变化

DOI:10.3969/j.issn.1006-9771.2021.04.012
发表时间:2021
5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DOI:https://doi.org/10.1016/j.cviu.2018.06.003
发表时间:2018

吕麟亚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间歇性缺氧诱发幼鼠遗尿模型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30772272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吕麟亚
学科分类:H1002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SirT3在慢性间歇性缺氧致认知功能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0006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菁
学科分类:H011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NCAM介导砷致幼鼠学习记忆损害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3080092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罗教华
学科分类:H30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Drp1依赖性的线粒体自噬在慢性间歇性缺氧致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7008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辉国
学科分类:H0110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