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的目标是从有机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规律出发,试制并分析共轭高分子量子阱在固态阴极射线或正常电场注入时发光的主要特征,研究内容包括选择材料、优化结构、改变环境、不同激发方式对量子阱发光的影响。主要物理问题及关键是如何区分激发后电子处于分子激子态,还是能带扩展态,它将涉及发光的量子效率的提高。方法是逐步缩小分层优化结构中无机、有机发光层的厚度,用特殊环境条件或激发本身将有机发光层的激子离化,分析在激子离化之前、离化变强及彻底离化等几种情况下的发光光谱及发光的量子效率。在研究量子阱结构的特点及它所引起的新现象时,变换激发方式,包括光激发、注入激发及固态阴极射线激发等,找出各种激发态下发光的特征。为此目的,还需要建立可调谐的两个光源、可变温的实验装置及光强和光谱的测试。预期:1、将有机场致发光的量子效率提高到光致发光效率的1/2以上。2、获得不同激发方式下的量子尺寸效应及所需发光性能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InGaN调制量子阱结构和性质
Zn Cd Se量子阱量子点微腔结构中激子的激发态过程研究
双量子阱介观结构中量子相干输运性质的研究
无序对InGaN量子阱/纳米线异常发光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