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性疼痛的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282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1.00
负责人:雷仲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翔,黄明华,刘欣,孙佩宇,陈平,黄雅丽
关键词:
致痛因子铍针疼痛神经卡压
结项摘要

皮神经卡压性疼痛临床较为常见,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设计铍针疗法,铍针源于《灵枢o九针》,"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已证实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性疼痛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简便,易于操作及推广,但铍针是通过什么方式避免或降低这些伤害性刺激?如何起到缓解疼痛作用的?还没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献的检索难以查到这方面的报道,也就是说对铍针缓解疼痛的机理方面尚未进行相关研究。我们认为铍针可以降低局部软组织张力,使筋膜的表面张力随之降低,避免或降低通过其间的感觉神经末梢承受的张力,恢复其电生理传导,进而抑制机体释放降低痛阈的物质,从而缓解疼痛。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皮神经卡压的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铍针治疗,观察各组动物模型的电生理、致痛因子等生化指标、局部组织学、张力变化,阐明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性疼痛的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现代实验室技术支持,有助于推动疼痛感受方面的研究。

项目摘要

通过建立皮神经卡压的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铍针治疗,观察各组动物模型的电生理、致痛因子等生化指标、局部组织学、张力变化,证实通过铍针治疗可以降低局部软组织张力,使筋膜的表面张力随之降低,避免或降低通过其间的感觉神经末梢承受的张力,恢复其电生理传导,进而抑制机体释放降低痛阈的物质,从而缓解疼痛。本项目阐明了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性疼痛的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现代实验室技术支持,有助于推动疼痛感受方面的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DOI:
发表时间:
3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DOI:10.11949/0438-1157.20201260
发表时间:2021
4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8-0805.2022.07.18
发表时间:2022
5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雷仲民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铍针活血通络法干预皮神经卡压综合征ERK、p38MAPK和JNK信号转导通路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7377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徐凡平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神经末梢张力性疼痛的治疗机理研究

批准号:3097381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董福慧
学科分类:H330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利用RNA干扰抑制Nav1.8基因表达治疗神经性疼痛

批准号:30300327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徐龙河
学科分类:H0903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批准号:8127384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郑志坚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