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集约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模拟,实现了从叶片—树冠—林冠—林分不同尺度光合产量生理生态过程转换和模拟。建立了树冠结构模型、冠层光分布模型、不同部位叶片光—光合作用模型、冠层光合产量模型和生长规律、生物量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集约经营杨树人工林的叶面积指数是粗放经营的1.4倍、上部叶片单位面积光合速率是1.7倍、下部叶片是1.4倍、树冠光合产量则是2-3倍、总生物量年平元首一长量是2.6倍、缩短轮伐期2-3年。该研究对于实现不同尺度树木生理生态过程的转换在我国具有开创性意义,为提高杨树人工林的集约栽培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经费和人力限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杨树人工林定向培育中不同无性系选择的生理指标
杨树幼林冠层光截获和光合效率的空间结构效应研究
地表臭氧和氮沉降增加对杨树林冠层/大气界面氨气交换通量的复合影响机制
人工林杨树材性与培育措施与单板材质量关系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