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合作社益贫作用与机制优化研究——基于成员异质性视角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80307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廖小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沈贵银,郑微微,陆建珍,张倩
关键词:
精准扶贫益贫作用机制优化成员异质性合作社
结项摘要

The cooperative nature of cooperativ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weak persons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functions of farmer cooperative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current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phenomena such as " Exclude small farmers " and "Large farmers control small farmers" emerg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 cooperatives in our country have caused widespread disputes and controversies. This project attempts to build a logical framework that reflects the heterogeneity of members, the effect of cooperatives for small famer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system. Firstly,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we evaluate the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f cooperatives on the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income and poverty of farmers Then it explores how the heterogeneity of members affects the system of poverty-benefit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member accession system and the profit-sharing system,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empirical and case studies. Finally, it explores the member access system that can improv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rural household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Interest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ject will be of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the pro-poor system of cooperatives, realizing the pro-poor function of cooperatives, reforming and perfecting cooperative policies, and forcing cooperatives to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work of precision-oriented poverty alleviation.

合作社的合作属性和弱者联合的特点决定了农民合作社具有益贫的潜在功能,能在我国当前的精准扶贫策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近几年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小户排斥”和“大户吃小户”等现象令学界对农民合作社的益贫性产生了广泛的质疑和争议。本项目试图构建反映成员异质性、合作社益贫作用和益贫制度安排优化的逻辑分析框架,首先通过实证分析评估成员异质性条件下合作社不同制度安排对农户生产和技术、收入与贫困状态的影响,然后通过实证与多案例结合探讨成员异质性如何影响合作社的成员准入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等益贫性制度安排,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探索能够改善农户经济福利的成员准入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的优化路径。本项目的实施对于优化合作社的益贫制度设计,实现合作社的益贫功能,改革和完善合作社政策,促使合作社在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项目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小户排斥”和“大户吃小户”等现象令学界对农民合作社的益贫性产生了广泛的质疑和争议。本课题构建反映成员异质性、合作社益贫作用和益贫制度安排优化的逻辑分析框架,分析评估成员异质性条件下合作社不同制度安排对农户生产和技术、收入与贫困状态的影响,探讨成员异质性如何影响合作社的成员准入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等益贫性制度安排,探索能够改善农户经济福利的成员准入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的优化路径。.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结果包括但不限于:1)以贫困户为主体的成员结构和以交易量返还为主的利益分配制度设计,对于合作社贫困户社员生产规模、技术采纳和收入稳定性有着正向影响。2)集体性资产投资、成员准入资格设定、规范化建设等资金投入与制度建构缓解农民合作社成员异质性,进而作用于成员结构与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合作社的益贫性。3)在成员异质性长期存在的情况下,除了在集体性生产性投资、成员结构与利益分配方面给予关注外,对于异化程度较高的合作社还应有相应的退出机制,确保合作社形成的共有资产能够继续发挥对农民的增收作用。4)“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合同农业形式对农民的社会信任和清洁生产行为有显着的积极影响。5)合作社的契约安排会显著促进合作社采用绿色生产行为,但存在明显的异质性。6)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表现在服务功能和规范化水平两方面,受到产品特性、经营规模、市场环境和政府支持等因素的影响。7)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业制宜的方式进行分类施策,引导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依托本课题公开发表、录用学术论文4篇,参与编写论著2部,建立江苏蔬果合作社案例集,合作建立贵州省5县39家产业扶贫合作社案例集以及包括社员与非社员在内共116户农户、39个村的数据库,较好的完成了预期计划。本研究对于优化合作社的益贫制度设计,实现合作社的益贫功能,促进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3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DOI:
发表时间:2019

廖小静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益贫效应及其与精准扶贫协同机制研究

批准号:7167330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邓远建
学科分类:G0413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精准扶贫视角下林业碳汇交易区际资源优化配置效应研究

批准号:7180318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祁慧博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成员异质性、合作社理论创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体系构建

批准号:7127326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孔祥智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成员异质性情境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股权安排、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研究

批准号:7157300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崔宝玉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