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食品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食品中类雌激素(ECs)污染问题尤为突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Cs暴露与代谢综合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项目将分别采用生物测试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主要食品中ECs总当量和化学成份,并筛选出我国食品中最主要的ECs,以此为基础建立典型的ECs和雌激素当量混合暴露试验动物模型,研究其导致代谢综合症以及与高脂高糖饮食联合作用导致代谢综合症的风险,确定雌激素活性当量与代谢综合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参数,同时研究ECs导致代谢综合症的分子机制;然后根据动物实验的有关参数推导ECs导致人群代谢综合症的风险参数,根据食品中ECs的种类和当量进行暴露评价,在此基础上评价食品中ECs导致人群代谢综合症的风险,结合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检测技术建立我国食品中ECs的筛查技术和风险评价手段,为食品中ECs的总量控制提供依据和手段。
近年来,食品中类雌激素(ECs)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威胁公共健康的严重问题。研究发现ECs的暴露可能与代谢综合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课题针对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极高的糖脂代谢性疾病,以环境ECs暴露为切入点,围绕我国主要食品中雌激素活性的总当量水平进行分析和测定,并且对双酚A(BPA),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壬基酚(4-NP)等常见ECs暴露与代谢综合症的发生发展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确定了成年期和胚胎期ECs暴露在常规饮食和高脂高糖饮食条件下导致代谢综合症的风险并探索了相关分子机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生物筛选和化学方法分析了我国居民主要食品中的类雌激素活性和常见雌激素的含量,掌握了我国四类动物性食品中类雌激素活性的总当量水平和常见雌激素检出率及浓度,发现猪肉样本的雌激素活性值最高;(2)通过建立细胞和动物研究模型,评估了成年期和胚胎期暴露BPA、DEHP、4-NP 等多种ECs导致代谢综合症的风险,并发现胚胎期BPA暴露可加快高脂饮食的动物发生代谢综合征;(3)鉴于胚胎期对ECs暴露更为敏感,本研究进一步探究了胚胎期暴露于较低剂量的BPA、DEHP、4-NP 等ECs导致子代成年后患代谢综合症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发现生命早期ECs暴露导致的表观遗传修饰异常、胰腺发育损伤、线粒体损伤等在成年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4)研究发现壬基酚暴露能改变子代的脂质代谢,并可通过遗传来影响其下一代,并且ERα表达的降低可能与这一作用的机制有关。本研究通过评估我国食品中环境雌激素活性及常见雌激素浓度的分析,阐明了我国食品中类雌激素的污染特征,同时研究了环境雌激素暴露对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要研究成果以SCI论文为主,同时为代谢综合症的防治对策及食品中环境类雌激素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食品中激素类污染物的仿生光子晶体快速筛查及对雄性低剂量联合效应机制研究
饮用水中潜在风险污染物的筛查和健康风险评估
基于筛查队列和高维代谢组数据的食管癌前病变动态进展的风险预测研究
基于计算机辅助分析和液质联用技术的未知食品危害物筛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