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技术的中华绒鳌蟹溯河洄游期食物来源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0612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崔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嘉尧,张国森,姜晓东,王福强
关键词:
食物来源溯河洄游中华绒鳌蟹脂肪酸稳定同位素
结项摘要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is an important fishing and aquaculture species in China, which has complicated life history. It grows in freshwater until maturity and migrates to the estuary to spawn. Then the larvae migrates into the freshwater again. Due to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diet composition and the dietary requirement of the late larvae and the juvenile of the wild Chinese mitten crab, the investigations on the crab ecology and the formula fe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re hindered. In this study, diet compositions of Chinese mitten crab in three key migration stag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stable isotopes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Then transfer character of specific fatty acids from the diet to the crab is discussed and verified. This research is important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et sources variation during migration of the wild Chinese mitten crab and its nutrition ecology, in the same time,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wild sourc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and the diet sel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itten crab cultivation.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重要的渔业捕捞对象和水产养殖品种,其生活史较复杂,通常在河口区咸淡水中繁殖,幼体再溯河洄游至淡水中生长发育。迄今为止,野生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和仔蟹的食物组成和营养需求尚不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绒鳌蟹自然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和人工养殖配合饲料的开发。本项目选择野生中华绒螯蟹溯河洄游的三个重要阶段(大眼幼体、仔蟹和幼蟹),采用稳定同位素及脂肪酸技术手段分析其溯河洄游过程中的食物组成及变化,探讨脂肪酸沿食物链向中华绒螯蟹的传递特征,并进行验证性实验。研究成果对了解野生中华绒鳌蟹溯河洄游过程中的食性变化、营养生态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可为中华绒鳌蟹野生资源的保护利用、人工养殖过程中的饵料选择等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课题依照野生中华绒螯蟹的溯河洄游路线和洄游时间分别在长江口、长江靖江段和长江镇江段采集了三个发育阶段的中华绒螯蟹样品(包括大眼幼体、仔蟹和幼蟹),以及幼体和幼蟹可能的食物来源样品(浮游生物、大型植物和底栖动物等)。测定了所有样品的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并通过对比和统计分析,讨论了脂肪酸由食源向中华绒螯蟹幼体传递的特征,以及幼体在洄游过程中的食物来源变化。结果表明,野生中华绒螯蟹幼体在溯河洄游过程中,食物来源发生了显著变化。大眼幼体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其变态为仔蟹时,底栖类食物的贡献增加。当幼体成长为幼蟹时,则以大型植物和底栖动物为食,并随着个体的增大,底栖动物的摄食比例增加。随着幼体的上溯,食源由海洋性转变为陆源性。研究结果表明幼蟹在溯河过程中持续摄食,改变了以往对溯河期幼蟹不摄食的认知。由此可见,幼蟹溯河期的食源供给非常重要,在沿江段提供具有优质水草和丰富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对野生中华绒螯蟹资源的恢复和保持至关重要。同时,该结论可为人工养殖幼蟹的饵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3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4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DOI:10.1360/N972018-00955
发表时间:2019

崔莹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10502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909127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090405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脂肪酸营养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耐低氧能力和免疫性能的调控

批准号:3087192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成永旭
学科分类:C1905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不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表达调控的研究

批准号:3130215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嘉尧
学科分类:C19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和生殖的营养调控

批准号:30271012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陈立侨
学科分类:C1905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华绒螯蟹高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能力的评估及其营养调控

批准号:3147228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杨志刚
学科分类:C1905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