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共情的脑电生理基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50088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冷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艳梅,杨元魁,钱星,赵峰
关键词:
社会认知共情事件相关电位脑机制社会排斥
结项摘要

Many of our daily experiences of empathy occur as part of our everyday social interactions, e.g., we empathize for others’ social exclusion. Previous neuroimaging studies found similar increased activities in brain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affective component of pain, among participants who are exeperiencing social exclusion, physical pain and empathizing for physical pain. However, due to the lower ecological validity of research paradigm, a few fMRI studies which using Cyberball paradigm did not convergently find such brain regions activated when individuals empathizing for social exclusion. In addition, the ERP study on empathy for social exclusion has not reported. Therefore, the brain mechanisms of empathy for social exclusion are not clear. The present research will use ERP techniques and employ chatroom task to investigate the general time course of brain activities in empathy for social exclusion. Then, we will examine how the observers’ empathy trait, gend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servers and the person who has been excluded, modulate the time course of brain activities in empathy for social exclusion. Finally, we will use with-subject design to contrast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empathy for social exclusion and for physical pain. 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can provide temporal evidence for brain mechanisms of empathy for social exclusion, and even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refin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empathy.

我们的许多共情经历会发生在观察他人的社会互动中,比如,在他人遭遇社会排斥时产生共情。以往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社会排斥、生理性疼痛以及生理性疼痛共情都会引起情感性疼痛加工相关脑区相似的激活。然而,由于实验范式生态效度所限,为数不多的几项利用网络投球范式进行的fMRI研究却没有一致地发现社会排斥共情也会引起这些区域的激活,社会排斥共情ERP实验研究也未见报道,关于社会排斥共情的脑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将借助高时间分辨率的ERP技术,采用具有较高生态效度的聊天室范式,考察社会排斥共情脑机制时间进程的一般规律,以及观察者自身的共情特质、性别、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对社会排斥共情脑加工过程的调节机制。我们还将采用被试内实验设计,对比社会排斥共情与生理性疼痛共情脑机制的动态模式。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社会排斥共情的脑机制提供时间维度的证据,为完善共情的理论模型提供实验证据。

项目摘要

社会排斥共情作为社会性疼痛共情的一种,逐渐在共情神经机制的研究领域中受到关注。本项目旨在已有的社会排斥神经机制研究工作基础上,系统深入地开展社会排斥共情脑机制的时间进程研究。本项目以聊天室范式诱发社会排斥,利用事件相关电位、眼动等技术,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a)利用国际通用的人际反应指针的共情关心维度区分的情感共情特质高、低人群,揭示社会排斥共情神经反应动态过程的一般规律及共情特质对社会排斥共情神经反应动态过程的调节机制;(b)利用IOS量表区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高、低自我—他人重叠程度,考察观察者的自我–他人重叠对社会排斥共情脑加工时间进程的调节效应;(c)利用传统的生理性疼痛研究范式诱发个体的生理性疼痛,对比社会排斥共情及生理性疼痛共情脑机制时间进程;(d)使用家庭年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5项指标测量个体客观经济地位,采用Adler的10阶梯范式测量个体主观经济地位,通过主、客观经济地位指标相结合区分个体的高、低社会经济地位,利用脑电-眼动双模态技术,考察感知主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对社会排斥共情神经生理反应的调节效应;(e)通过消极情绪、积极情绪视频诱发个体的情感共情状态、视觉观点采择任务诱发个体的认知共情状态,考察不同共情状态下动作意图理解的神经机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社会排斥共情脑机制的时间进程分为早期自动化的情绪加工阶段及晚期认知控制加工阶段;个体的共情特质、社会经济地位、自我——他人重叠程度等因素对社会排斥共情脑加工的早期及晚期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社会排斥共情与生理性疼痛共情的脑加工在早期及晚期各自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共情状态下,动作意图理解的脑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即情感共情状态下,动作意图理解发生了镜像神经系统到心智化系统的转化,而认知共情状态下,动作意图理解由心智化系统主导。本项目的研究为社会排斥共情的脑机制提供时间维度的证据,为进一步完善共情的理论模型提供认知神经科学证据,丰富了共情和动作意图理解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2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33.004
发表时间:2018
3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4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5

职场排斥视角下服务破坏动因及机制研究——基于酒店一线服务员工的实证研究

职场排斥视角下服务破坏动因及机制研究——基于酒店一线服务员工的实证研究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08.011
发表时间:2019

冷玥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生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影响共情的脑机制研究

批准号:3187110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罗文波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社会排斥的心理与生理后果及干预研究

批准号:3117100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周欣悦
学科分类:C0909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的神经电生理基础研究

批准号:8137163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亮
学科分类:H2708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大鼠多脑区脑片神经元发育电生理研究

批准号:30070254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刘应兵
学科分类:C0902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