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新世红粘土磁性矿物的转化机制及其对东亚夏季风变化的响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7214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3.00
负责人:强小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吴枫,董吉宝,徐新文,李鹏,李续彬,孙玉芳,陈艇
关键词:
红粘土磁性矿物响应机制东亚夏季风磁化率
结项摘要

黄土高原晚新生代风成红粘土序列蕴含了丰富的古地磁和古气候信息,是研究东亚季风气候变迁和海陆气候对比的良好材料。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显著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特征不同,晚第三纪红粘土磁化率呈明显的长周期低频波动和高频小幅震荡变化。针对这一重大转型,从磁学角度寻找直接证据,理解红粘土磁性矿物的形成转化机制,探讨其所指示的气候环境意义,成为当前红粘土磁学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项目拟选择黄土高原不同区域典型红粘土堆积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参数岩石磁学测量,并辅以矿物提取、SEM和XRD等手段,综合分析红粘土堆积序列中磁性矿物组分、含量和磁畴等变化特征;通过与典型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相关磁学性质进行对比,以揭示红粘土磁性矿物的形成转化机制及其与磁化率变化的关系,探讨其携带古气候信息的区域-全球意义和对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响应机制,为深入研究中国红粘土序列蕴含的古气候信息提供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风成红粘土序列岩石磁学/环境磁学证据研究为主要手段,以理解红粘土磁性矿物的形成转化机制,探讨其所指示的气候环境意义为目标;选择庄浪654米连续长钻岩心和黄土高原不同区域典型红粘土堆积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参数岩石磁学测量,并辅以矿物提取、SEM和XRD等手段,综合分析红粘土堆积序列中磁性矿物组分、含量和磁畴等变化特征;通过与典型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相关磁学性质进行对比,初步揭示了红粘土磁性矿物的形成转化机制及其与磁化率变化的关系,探讨了不同特征时段(13.5~17.5Ma中中新世大暖期、末次冰期以来)风成红粘土序列及其其携带古气候信息的区域-全球意义和对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响应机制,并侧重了方法研究,为深入研究中国红粘土序列蕴含的古气候信息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DOI:10.6052/1672⁃6553⁃2017⁃059
发表时间:2018
4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DOI:
发表时间:2015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强小科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黄土高原上新世红粘土记录的东亚夏季风空间格局

批准号:40972228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杨石岭
学科分类:D0706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黑龙江依兰盆地始新世古气候变化定量重建及其对东亚季风演变的响应

批准号:4187210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孟庆涛
学科分类:D0206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泥炭记录的全新世东亚季风突然变化事件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批准号:40231007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洪业汤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14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上新世-更新世过渡期东亚气候对北半球冰盖逐步建立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4190737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谭宁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