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传脑炎病毒(TBEV)与其宿主细胞受体结合的同时,也通过与受体偶联的信号分子启动该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过程。TBEV的E蛋白介导其吸附和膜融合,但其特异的细胞受体尚未鉴定,具体膜融合机制不明。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细胞膜脂筏参与TBEV吸附和膜融合,HSP70可能是其受体复合物成分。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蛋白等电聚焦电泳及质谱技术,筛选TBEV感染细胞中脂筏募集的宿主蛋白;并利用抗体吸附抑制及基因敲除等方法探讨这些宿主蛋白参与膜融合的确切机制;同时,通过免疫共沉淀等方法进一步研究膜融合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明确脂筏募集蛋白在抗病毒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本项目的完成,将进一步阐明TBEV的致病机理及干扰素拮抗机制,为防治TBEV感染提供参考。
脂筏是细胞膜上富含鞘脂和胆固醇的微结构域,广泛分布于细胞的膜系统。脂筏可动态性和选择性地募集宿主蛋白,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脂筏在蜱传脑炎病毒(TBE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膜融合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宿主细胞膜和病毒包膜脂筏结构破坏可抑制病毒吸附并使其滴度降低,同时外源胆固醇可逆转这种抑制作用,表明脂筏与TBEV的穿入和复制密切相关。脂筏成分神经节苷脂GM1与TBEV的E蛋白共定位在细胞膜和纯化的病毒颗粒中,显示脂筏在TBEV的装配和释放中的作用。在TBEV感染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发现TBEV的E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与脂筏标志蛋白在感染不同时间共定位于细胞的不同部位,表明脂筏在TBEV的感染及其后的病毒蛋白运输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我们明确了脂筏募集内源性HSP90和HSP70参与细胞对TBEV感染的反应。本项目为更深入了解TBEV早期感染过程,阐明其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青蒿多糖抗脂筏介导的HCV感染及抑制感染细胞癌变的作用机制研究
脂筏在禽呼肠孤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脂筏介导的铁转运体膜融合/外排及其对铁环境的响应
我国新发蜱传立克次体感染状况调查及传播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