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贯通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0228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徐芹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季建清,孙东霞,涂继耀
关键词:
贯通河谷形态光释光定年雅鲁藏布大峡谷
结项摘要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that shape the landscapes are mainly achieved through river systems. The research of river system evolution can provide a breakthrough for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among landscapes, climate and tectonics .The Yarlung Zangbo Grand Canyon (YZGC),with unique river system and world-famous landscapes, is an ideal field laboratory for earth surface science research. This proposal is aimed at the formation time and mechanism of the YZGC, and the river system is proposed to be the subject. By detailed field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remote sensing and digital geomorphology, it is expected to discover the differences of river valley and catchment relief between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Zhibai Village as well as identifying lacustrine sediments and river terrace.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dating and radiocarbon dating will be used to confirm the existence time of the paleolake between reaches of Milin and Zhibai Villages and the age of river terrace, so as to constrain the formation time and mechanism of the YZGC. After all, by reconstructing the paleo-drainage pattern,combined with regional climatic change and thermal history, the proposal attempts to explore how the landscapes influence and record climate and tectonics.

塑造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地表过程是通过河流系统来实现的,河流系统演化的研究是探索地貌景观与构造、气候相互作用的突破点之一。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具有奇特的河流系统和世界瞩目的地貌景观,是进行地表科学研究理想的野外实验室。本项目针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贯通的时间与机制问题,选择大峡谷地区河流系统为研究对象,拟在遥感与数字地貌解析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分析大峡谷直白上、下游的河谷形态及流域地貌特征差异,识别上游湖相沉积物,分析下游河流阶地类型;主要通过光释光和放射性碳同位素定年,确认大峡谷古湖的形成、消亡时间以及河流阶地的形成年代,进而揭示大峡谷的贯通时间与机制,试图恢复雅鲁藏布大峡谷贯通之前的古河流系统。最终,结合区域气候变化与热史演化资料,探讨地貌演化对气候、构造作用的记录和响应。

项目摘要

雅鲁藏布江的演化以及大峡谷的形成是理解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气候、构造与地表过程相互作用的关键,但却一直存在着争议。本项研究对大峡谷上游地区广泛发育的湖相沉积物进行了光释光与碳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以及古盐度恢复,确定了古湖的存续时代与成因类型,探讨了古湖与雅鲁藏布江演化的关系;对雅江中-下游米林至墨脱段河谷形态特征变化进行了分析,确认了河流袭夺事件的存在,探讨了大峡谷贯通的时间与机制,并恢复了大峡谷贯通之前的古河流系统。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在堰塞湖假说中推定的冰川堵江位置的下游,南迦巴瓦峰西北的加拉村,识别出了湖相沉积物,其光释光年龄为36.4 ka,暗示了湖相沉积的堰塞成因说有待商榷。(2)在>51–15 ka的晚更新世,现今雅鲁藏布江加拉上游地区存在一个古湖,该古湖为缺少外流水系的封闭型咸水湖,并非冰川堵江形成的堰塞湖,这暗示着当时雅鲁藏布江并未贯通大峡谷。(3)加拉村附近河谷形态以及河流坡降的变化,显示在其附近存在河流袭夺事件。在袭夺之前,加拉上、下游地区原来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水文体系,上游地区存在着一个古咸水湖,可能原属于古帕隆藏布支流的加拉-扎曲河,由于强烈的溯源侵蚀于加拉村附近袭夺了上游的古湖,大峡谷贯通,现今的雅鲁藏布江得以形成。湖相阶地顶部与河流阶地沉积物的光释光年龄显示,大峡谷贯通的时间大致在15–10 ka,可能与末次冰盛期到冰后期(冰消期)的气候变化有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7
5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DOI:10.16441/j.cnki.hdxb.20190247
发表时间:2019

徐芹芹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新生代构造—地貌—河流系统演化

批准号:40872149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钟大赉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多时间尺度重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流地貌过程

批准号:4177219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萍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雅鲁藏布大峡谷格嘎古堰塞湖年代及沉积结构研究

批准号:4130101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刘维明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冰期避难所白蚁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3136045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建国
学科分类:C140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