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间冰期以来北太平洋粉尘记录及西风带演化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430962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355.00
负责人:刘青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鞠丽霞,靳春胜,姜兆霞,段宗奇,胡鹏翔,刘建兴,葛坤朋,苏凯
关键词:
粉尘西风带亚洲季风北太平洋环境磁学
结项摘要

The Chinese climate system is jointly controlled by the Asian Monsoons and the westerlies. Therefor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limate pattern and even the global climate system, it is essential to trace the evolution of the westerlies and how it couples with the Asian Monsoons. The dust signal preserved in the marine sediments and terrestrial material provides a sensitive way to investigate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t different time scales. The Asia and the Northern Pacific Ocean (NPC) is one of the best natural laboratory to investigate the dust flux. However, the high-resolution dust records from the NPC are rather limit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project is to construct high-resolution dust records from the NPC marine sediments since the last interglacial by investigating a climate transect us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including geophysics, geology, paleocliamte, and geochemistry. We aim to investigate how the westerlies evolve and how the westerlies and Asian monsoons are coupled.

中国地处亚洲季风和西风带共同作用区。西风带的演化特征与机制,以及西风带与亚洲季风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于理解中国的气候格局和全球气候演化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下粉尘的演化特征是研究大气环流模式的有效途径。亚洲大陆及其周边的海域是研究内陆粉尘通量变化的天然实验室。然而,目前对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洋粉尘记录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项目拟在北太平洋区,选择沿着西风带走向的一个气候断面,进行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气候学与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通过构建地球磁场相对古强度曲线,获得高精度的时间标尺。结合岩石磁学以及非磁学方法,构建末次间冰期以来亚洲粉尘通量变化曲线,通过结合气候模拟,进而确定西风带的变化特征及其变化机制。同时通过对比东亚季风的演化信息,研究西风带与亚洲季风之间的耦合关系。

项目摘要

保存于陆地和海洋的粉尘记录携带了源区环境和气候演化以及大气环流波动的重要信息。在本项目的资助下,项目成员对亚洲内陆和北太平洋的粉尘沉积物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完成了相关西风环流和东亚季风的古气候模拟研究工作。在亚洲粉尘源区,本项目全面评估了表层粉尘样品的磁性矿物学特征,为亚洲粉尘的物源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提取了青藏高原长序列粉尘演化历史,将亚洲内陆粉尘记录的时间尺度拓展到距今约55个百万年。在太平洋粉尘沉降区,本项目建立了适用于高分辨率海洋粉尘研究的新粉尘相对含量指标,重建了上新世中晚期以来北太平洋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粉尘通量演化序列。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粉尘记录的古环境指示意义,建立了亚洲粉尘源区在上新世到更新世过渡时期的环境演化新模型。在古气候模拟方面,本项目对上新世以来西风带的演化特征与机制、末次冰盛期东亚季风系统对我国气候调控和水汽输送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本项目基于海陆粉尘记录和古气候模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加深了对亚洲粉尘“源-汇”循环过程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4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DOI:
发表时间:2018
5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刘青松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77377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37407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U143225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7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2140713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87407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7308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570240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9.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90328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97403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西昆仑山崇测冰帽末次间冰期以来冰芯记录及冰川变化对气候的响应

批准号:4133052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侯书贵
学科分类:D0106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末次冰期以来西北太平洋中高纬度边缘海关键断面古环境演化记录

批准号:40431002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石学法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15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新疆黄土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以来中亚干旱区环境变化过程与机制

批准号:4187744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夏敦胜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广东西樵山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沉积序列与环境演化研究

批准号:4147115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牛东风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