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RFA)可致原发性肝癌(HCC)局部凝固性坏死,但完全杀灭癌细胞有时较困难,存在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的问题。抗VEGF单克隆抗体只能抑制肿瘤生长,不能使肿瘤完全消失而达到根治。HCC单一靶向化疗疗效较低,且对正常组织也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本研究拟制备温敏型免疫纳米微囊(携带阿霉素),并将射频消融与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治疗和化疗药物靶向给药相结合。期望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温敏型纳米微囊(携带阿霉素)偶联后,依靠抗VEGF单克隆抗体的分子靶向性,一方面可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另一方面将阿霉素温敏型纳米微囊定位在肿瘤部位。从而在射频消融使大部分瘤组织凝固性坏死的同时,射频消融在肿瘤局部产生的高温又可使温敏型纳米微囊释放化疗药,化疗药再进一步杀灭凝固灶周边残存癌细胞。期望这种靶向治疗的组合在提高HCC 疗效、减少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减轻化疗药对机体毒副作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拟制备温敏型免疫纳米微囊(携带阿霉素),并将射频消融与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治疗和化疗药物靶向给药相结合。期望依靠抗VEGF单克隆抗体的分子靶向性,一方面可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另一方面将阿霉素温敏型纳米微囊定位在肿瘤部位。从而在射频消融使大部分瘤组织凝固性坏死的同时,射频消融在肿瘤局部产生的高温又可使温敏型纳米微囊释放化疗药,化疗药再进一步杀灭凝固灶周边残存癌细胞。期望这种靶向治疗的组合在提高HCC 疗效、减少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减轻化疗药对机体毒副作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目前已成功制备出阿霉素温敏型纳米微囊,制备的阿霉素温敏型纳米微囊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40.3度,盐酸阿霉素的包封率为41.9%,平均粒径在(155±2.7)nm,90d内制剂外观、粒径和包封率无明显变化,其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能满足实验要求。已发表3篇论著,其中SCI收录2篇,1篇中文核心期刊。由于本研究技术难度较大,制备阿霉素温敏型纳米微囊花费了较长时间,将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阿霉素温敏型纳米微囊偶联也较繁琐,目前还在进行中。这一步若能成功完成,后面的体外、体内实验估计会进展较顺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靶向P选择素的微波响应型载阿霉素纳米粒协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基础研究
肝癌靶向性纳米微波增敏剂的构建及消融治疗疗效研究
载阿霉素温敏纳米凝胶化疗性栓塞治疗肝癌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靶向VEGFR2脂质微泡联合聚焦超声定向辐照协助控制肝癌射频消融后残癌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