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瘀阻是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重要病机,细胞信号转导与RA骨质侵蚀密切相关,为探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信号网络与RA骨质侵蚀的关系及清热祛湿活血法对信号网络的调控作用,本项目以胶原诱导性关节炎(RA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以清热祛湿活血的经验方-痹肿消汤全方及拆方(按湿、热、瘀拆方)为干预工具,以病理形态学结合显微CT评价骨质破坏情况,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纯化滑膜细胞,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方法识别鉴定滑膜细胞差异磷酸化蛋白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磷酸化蛋白质信号转导网络图,寻找信号网络的重要节点,动态观察网络的改变规律,分析清热祛湿活血法合治与分治对该网络及重要节点的调控作用。该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揭示活动期RA骨质侵蚀的机制及清热祛湿活血法阻抑RA骨质侵蚀的分子机理,为该法治疗活动期RA提供新的实验依据,并为筛选合理、有效治法与方药提供新思路。
本研究采用UPLP-PDA方法检测清热祛湿活血全方(痹肿消汤)主要中药白花蛇舌草和白芍的有效成分及可吸收入血的生物活性成分,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不同时间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痹肿消汤与各拆方(清热组、祛湿组、活血组)及有效成分干预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差异蛋白质表达,IPA生物分析软件分析其功能及参与的信号通路与信号网络,结果成功检测出白花蛇舌草的两种有效成分(阿魏酸和对香豆酸)和白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并发现这三种成分可被吸收入血,提示这三种成分可能是痹肿消汤的部分药效物质基础,为进一步探讨痹肿消汤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完全阐明痹肿消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做出重要的探索;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SERBP1等9个蛋白呈进行性上调或下调表达;FN1是风湿性关节炎特异性的蛋白;首次发现LXR/RXR活化与RA密切相关;MMP3等7个蛋白作为信号转导网络的中心节点在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关键性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导致整个信号网络异常,可能是RA的重要病机;痹肿消汤治疗后在不同时间点表达水平均能得到逆转的蛋白有10个,其中TUBA1C等 5个异常表达的蛋白经过治疗后与正常组无差异,参与了ILK Signaling等5条信号通路,SERBP1等5个蛋白在RA相关的信号转导网络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调节这些关键性蛋白与相关的信号通路并通过信号网络中蛋白的相互作用调控异常的信号转导网络,可能是痹肿消汤治疗RA重要的分子机理;痹肿消汤各拆方作用于不同的蛋白和信号通路及网络,提示针对RA活动期不同病机的治疗具有不同的作用靶点,疗效机理各不同,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证实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性;痹肿消汤有效成分阿魏酸、芍药苷治疗组调控的蛋白及参与的信号通路与信号网络相较痹肿消汤治疗组既有相同亦有差异,说明两者作为痹肿消汤中的有效成分,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作为复方的痹肿消汤,多重有效成分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制约,从而起到了与单个有效成分不完全相同的多重作用,为进一步解析痹肿消汤各生物活性成分复杂的作用机制开创了良好的开端。本项目研究为进一步研究RA的病理机制及阐释清热祛湿活血法(痹肿消汤)治疗RA可能的作用环节与调控机制、为寻找新的生物效应靶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该治法在临床上治疗RA 提供新的实验依据,为筛选合理有效的治法方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lncRNA/MMP3研究清热祛湿活血法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的分子机制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途径探讨清热祛湿活血法抗肝纤维化机制
基于外泌体microRNA探讨清热活血方药调控类风湿关节炎骨平衡机制
从Dkk/Wnt信号通路探讨清热活血方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