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座嵌合新基因Chi获得新功能的分子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60185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方成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马云龙,陈俭海,李瑶,付玉华,邹成,刘慧莹,吴宇
关键词:
信号通路反转座嵌合基因新基因新功能
结项摘要

Chimerical retrogene has long been appreciated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new genes and new functions. However, the molecular underpinnings of how a chimerical retrogene both reserves the parental gene’s function and evolves with novel functions by integrating into existing pathways have remained largely unknown. Based on our previous research, in this project, we are going to perform a comprehensive bioinformatics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w chimeric retrogene Chi and its parent gene NAMPT in the ways of evolution, expression and in particular the biofunctions. A molecular evolutionary method is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origination and the selective pressure of the Chi family. Combining in situ hybridization experiments and transcriptome data analysis, we are going to reveal different NAMPT and Chi expression patterns. Then by using cell transfection, morpholino-mediated knockdown, phenotypic analysis and signaling pathway analysis techniques, we attempt to detect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 and NAMPT in functions. This study will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of new genes further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by which new genes acquire new functions and species produce adaptive phenotypic changes.

反转座嵌合基因是新基因和新功能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源泉。然而,在分子水平上,新基因是如何在保留父基因功能的同时,通过调整已有的信号通路获得新功能的具体分子机制却并不明了。本项目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拟通过比较反转座嵌合新基因Chi和其父基因NAMPT在进化、表达和功能上的差异,揭示新基因获得新功能的分子机制。本项目拟从分子进化的角度解析新基因Chi的起源模式和受到的进化压力,结合胚胎原位杂交技术和转录组数据分析Chi和NAMPT在胚胎和成体中的表达差异,应用细胞转染、基因敲降、表型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等技术解析Chi与NAMPT的功能异同,揭示Chi与NAMPT 在NAD+限速酶功能上的变化,解析该基因通过调整已有的信号通路获得新的功能的分子机理。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展新基因的起源模式,为新基因进化出新功能提供一定的分子证据,有利于更进一步地了解物种产生适应性性状的分子机理。

项目摘要

反转座嵌合基因是新基因和新功能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源泉。然而,在分子水平上,新基因是如何在保留父基因功能的同时,通过调整已有的信号通路获得新功能的具体机制以及对适应性进化的作用仍不清楚。本项目通过比较反转座嵌合新基因Chiron和其父基因NAMPT在进化、表达和功能上的差异,揭示新基因获得新功能的分子机制,并探讨了该基因在鱼丹亚科(Danioninae)鱼类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 首先,我们鉴定了一个新的反转座嵌合基因(chiron)家族。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祖先Chiron基因起源于48-54百万年前,并且只发生在鱼丹 亚科中;并在1-4 百万年内,在斑马鱼中通过基因重复事件,形成了五个拷贝chiron1-5。.2. 运用选择压力分析,我们发现Chiron基因在形成时发生了快速进化,随后又受到了强烈的纯化作用,并且各个功能位点都很保守,可能保留着父基因NAMPT的基本功能。.3. 在胚胎发育早期,Chrion基因主要在脑部,眼,腹鳍,体节和肠中表达;在成体中,Chrion基因特异性地在精巢中表达。这种表达方式暗示了Chiron基因可能起源于睾丸并在胚胎发育中进化出更广泛的表达。.4. 此外,利用Morpholino介导的基因敲降和Crispr/Cas9敲除实验表明,Chiron基因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中起到必须基因的作用。.5. 细胞酶活实验证明了Chiron基因具有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的功能,能够显著调节挽救途径中的细胞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水平。.6. 通过检验NAD+合成途径中其它基因受到的选择压力,发现在Chiron基因形成后,该途径的两个基因(nmnat1和naprt)在鱼丹 亚科中受到了正向选择作用,即Chiron基因系统性地驱动整个NAD+生物合成途径的共同进化。.总之,研究结果表明,反转座嵌合新基因Chiron受到快速进化和功能约束的共同作用,通过整合到NAD+挽救途径中,调节NAD+水平,并且驱动了NAD+生物合成途径中其它的基因的共同进化,从而参与表型和生理适应性进化。研究成果一方面有助于拓展新基因的起源模式,为新基因进化出新功能提供一定的分子证据;另一方面有利于更进一步地了解物种产生适应性性状的分子机理。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6
4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DOI:10.19474/j.cnki.10-1156/f.001172
发表时间:2017
5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方成池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利用分子改造获得提高球孢白僵菌毒力的新丝氨酸蛋白酶基因

批准号:30600411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范艳华
学科分类:C140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果蝇中DNA转座子捕获外源序列的机制及推动新基因起源的研究

批准号:3170109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谭生军
学科分类:C06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一个新水稻反卷大叶角基因的克隆与分子调控机理研究

批准号:30870145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胡江
学科分类:C02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从云南热泉中发掘高温放线菌新物种和新功能基因

批准号:3107000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文均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