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们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在胃运动障碍导致的疾病中针刺胃俞与中脘的效应不但没有协同,甚或相互拮抗。已有实验研究也表明,分别针刺背部腧穴与腹部腧穴对大鼠胃运动表现出增强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而神经节段学说无法解释上述现象。研究表明,延髓内的迷走神经背核是调节胃运动的最基本核团之一,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支配胃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主要起始于迷走神经背核,有GABA和NMDA受体共同表达的该核胃投射神经元可能参与胃运动的调节。因此,本研究采用在体与离体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分子生物学、生化及膜片钳技术,深入探讨迷走神经背核胃投射神经元GABA和NMDA受体在胃俞、中脘不同针刺效应中的作用,以揭示胃俞、中脘不同针刺效应的分子机制,为阐明腧穴的协同和拮抗机制提供科学证据。不仅切入点新,而且,对于合理诠释和应用腧穴理论,研究腧穴特异性和主治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Novel alternative splicing of GABA receptor RDL exon 9 fromLaodelphax striatellusmodulates agonist potency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142~146,148,150)Nd光核反应理论计算
下丘脑室旁核内NMDA和GABA受体介导中枢交感神经兴奋对射精行为影响的研究
甲醛调节NMDA受体开放与学习记忆关系
GABA和5-HT对迷走背核复合群神经元作用机制的离体研究
耳针治疗小儿癫痫及其与迷走神经效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