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中空型核(二氧化钛)/壳(二氧化硅)结构纳米粒子的壳表面进行有机物修饰,从而构建界面光催化协同反应场来试图解决例如太湖蓝藻等水体污染问题。对于前期工作中得到的壳疏水性程度越高,核的光催化活性也越大的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相似相容原理,即使溶于水中的有机成分也有可能会被疏水性壳所选择性地吸附并浓缩至核周围,从而构建成光催化协同反应场来有效地推动光催化反应的思路。申请人认为,如果能有目的的选择壳修饰有机物,使之可特定选择性吸附和浓缩对蓝藻等污染物生长起关键性作用的物质并加以有效地光催化,对于理解壳与核的光催化协同反应机理,挑战利用太阳能来解决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环境问题等方面具有学术价值和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核-壳型磁性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
多壳层中空介孔核-壳结构的设计及功能化纳米反应器的构筑
中空核壳Fenton催化纳米反应器的构筑及其增效机制
Bi2S3@ MOFs核-壳结构构筑、界面调控及光催化协同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