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控制农田杂草是21世纪发展可持续农业的生物工程技术之一,因而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应用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技术和方法,深入探讨不同化感水稻在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化感潜力变化的特异蛋白差异表达与修饰的分子生态学机理与作用机制,为最终实现分子克隆、培育优良抗草品种制定栽培调控技术,促进作物化感作用尽快应用于实际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化感水稻抑草圈形成的土壤微生物变化与调控机制研究
化感水稻介导特异根际微生物抑草作用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青稞化感物质化学性质及抑草作用机理研究
水稻化感品种的抑草机制及相应的化学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