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转种传代和剂量递增法培育伯氏疟原虫ANKA株抗青蒿素虫株,培育至60代时,抗性指数为18.9:1,而后抗性虫出现减弱趋势,鉴于青蒿素抗性的特殊性,分三个方案继续培育,抗性明显增强至27.45:1。采用脉冲凝胶电泳技术(后改用CHEF-Ⅱ型电泳仪)分析ANKA株染色体核型,其染色体条带共9条,范围为0.6-3mb之间,低于实际染色体条带14条是由于相近大小的非同源染色体共迁移造成的。抗性株与敏感株经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伯氏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比较,抗性株与敏感株之间无明显差别,表明青蒿素抗性的产生与多药抗性基因无明显关系。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对青蒿素抗性的稳定性及抗性产生的机制作更深入的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草鱼MHC基因定位与染色体连锁基因序列图谱
中国莲基因组遗传图谱的构建和连锁群染色体定位
利用小麦RFLP图谱进行抗赤霉病基因的连锁图定位
应用水稻RFLP图谱进行抗褐稻虱基因连锁图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