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红壤生态系统恢复:地下微生物多样性和碳氮循环过程与地上生产力的联系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60312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刘苑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江玉梅,章俊霞,刘光斌,刘玮,刘亮英,鲁顺保,欧阳菁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退化红壤分子生物技术微生物多样性植被恢复
结项摘要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命活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了土壤发生发育的全过程,是参与碳、氮、磷、硫等元素转化的主要驱动力,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决定作用。地下土壤微生物对地上部分的结构、功能及过程起着重要的反馈调控作用,地上生态系统与地下生态系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本项目以江西省泰和县退化红壤区为研究区域,1990年在退化红壤上8种不同模式恢复与重建森林(试验区面积133hm2)为研究对象,应用稳定同位素和现代分子技术(PCR-DGGE技术、MicroResp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退化红壤重建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微生物多样性与多态性、土壤碳、氮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生产力之间的联系,以进一步揭示土壤微生物在退化生态系统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机理以及森林恢复与重建中土壤功能恢复的的生态学机理,也为红壤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植物种类与重建模式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课题以江西省泰和县退化红壤区不同重建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微生物碳氮、微生物群落功能和结构多样性、凋落物归还及其分解过程碳氮归还响应、生态系统碳库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不同重建森林类型,不同浸提方法,不同土层深度条件下,土壤SOC,SON含量不同。在0-20 cm土层,两种浸提(热水和2 mol• L-1 KCl 溶液)方法测定下不同重建森林类型的SOC含量均表现为:阔叶混交林 > 阔叶纯林 > 针阔混交林 > 针叶纯林。.2. 在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阔叶混交林 > 阔叶纯林 > 针阔混交林 > 针叶纯林,说明阔叶混交林和阔叶纯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高于针阔混交林和针叶纯林。.3. 在0-10 cm土层中,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阔叶混交林 > 阔叶纯林 > 针阔混交林 > 针叶纯林,进一步说明森林植被类型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真菌的多样性指数、丰度、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针叶纯林 > 阔叶纯林 > 针阔混交林> 阔叶混交林,但不同重建森林类型之间的没显著差异。.4. 相关分析表明,土壤SOC、SON与pH、容重、含水量相关极显著(P<0.01)。SOC与SON之间,以及它们与全碳、全氮的相关极显著(P<0.01)。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基础呼吸,pH,全碳、全氮,MBC、MBN,SOC、SON显著相关。冗余分析表明,MBC、蛋白酶活性、含水量、SOC/SON比值4个土壤因子解释了36.9%的总特征值,说明这4个因子可以反映不同重建森林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5.与CK相比,对凋落物外源添加C、添加高P、添加N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枫香纯林表土蔗糖酶、纤维素酶和天门冬酰胺酶的活性;与湿地松纯林的情况相似,外源添加C、N、P能显著抑制枫香湿地松混交林土蔗糖酶、纤维素酶和天门冬酰胺酶活性。同一林型,冬季里土壤酶活性要显著低于夏季的。相对于针叶纯林和针阔混交林来说,外源C、N、P的添加更易促进阔叶纯林土壤酶活性。.6. 通过退化红壤植被恢复的枫香纯林为研究对象开展凋落叶分解对碳氮磷调控的响应的研究表明,添加C、N、P会影响凋落物的分解进程和凋落物N、P浓度,添加N有利于提高分解过程凋落叶N 浓度, 降低C /N, 并导致分解前期N含量积累,添加C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刘苑秋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560121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6018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氮耦合循环过程的土壤微生物调控机制

批准号:3157060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徐秋芳
学科分类:C1606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尾矿生态恢复中碳、氮、磷循环及其微生物调节机制

批准号:4156107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杨胜香
学科分类:D0701
资助金额:4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退化红壤区森林恢复过程与土壤水分动态过程的藕合机理研究

批准号:30560121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刘苑秋
学科分类:C160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尾矿生态恢复中地上-地下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

批准号:4110153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杨胜香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