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疫苗是高血压治疗的新型生物技术。根据肾素分子空间立体构象选取32位和215位天冬氨酸及附近的氨基酸残基设计短肽疫苗,借助IEDB中的资源,通过disktop筛选出一段不连续的自身B细胞表位-"创可贴"式的肽段,将其联至颗粒直径约95nm的VLP载体(外来T细胞表位),构建出肾素短肽纳米疫;免疫大鼠后产生并纯化出抗肾素抗体,通过检测抗体的结合率及对肾素的抑制率,筛选出一段或数段对肾素有高抑制率的疫苗。将筛选出的疫苗免疫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Wistar大鼠,观察血压、抗体滴度、AngⅡ等指标和进行病理检测,评估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发明一段或数段肾素降压疫苗,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以肾素为靶点,研制一种短肽治疗性降压疫苗。首先,根据肾素的晶体结构,在其催化功能区域及“flap”区域,按照抗原表位筛选的亲水性、抗原性和低相似性等原则,先筛选出人肾素短肽抗原表位,R30, R36, R180, R188, R225, R229, 并从中筛选出R36在体外对血浆肾素活性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后期鉴于动物实验的需要,又筛选出6段针对人和鼠的肾素短肽抗原表位,免疫SD鼠后制备抗短肽抗体,结合人鼠的交叉免疫原性和PRA活性抑制效率,最终选择rR32和hR32;其次,基于小颗粒直径噬菌体病毒样颗粒载体蛋白Qβ-2aa的成功构建、表达、制备、纯化及鉴定工作,完成了大颗粒载体蛋白HK97病毒样颗粒(HK97 VLP)及其突变体和嵌合体的制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 项;最后,制备rR32和hR32疫苗进行功能效应评估,结果显示其能诱导产生较高滴度抗体,有效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水平,最高降压幅度15mmHg,且能下调血浆肾素活性,并且未检测到明显的自身免疫损伤,安全性良好。本项目的主要科学发现:针对肾素的短肽抗原表位R32的疫苗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模型鼠的血压水平,可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新靶点与新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α1A肾上腺素能受体短肽降压疫苗研究
具Clq抑制活性Clq 受体模拟短肽的研究
菜籽蛋白源ACE-肾素双重抑制肽稳定机理研究
短肽水凝胶在癌症疫苗研发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