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近代波谱分析及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分布在我国西部的祁州漏芦,禹州漏芦及顶羽菊等三种菜蓟族植物的化学成分,分得近100个天然产物,鉴定了其中80余个化合物,共发现14个新化合物,确定了8个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此外,对两种紫菀属植物(Aster ageratoides,Aalbescens)及两种马鞭草科植物三对节(Clerodenerum serratum)和蒙古获(Caryopteris mongholica)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鉴定了22个化合物,测定了9个新化合物的结构。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收载在中国药典上的两种药用漏芦,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别,漏芦的抗氧化和降脂活性化学成分,可能为噻吩类化合物,面祁州漏芦存在较多的皂甙类化合物是祛痰作用的主要成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单晶及孪晶铁纳米粒子的固-固相变与固-液相变研究
固、液粒子冲蚀下材料损伤与寿命预测的新方法
金属液、固相铸轧复合理论与实验研究
固液相反应可控合成金属和硫族半导体纳米粒子及其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