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溶剂化离子液体的新型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80530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60
负责人:张策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崔方明,郝诗梦,李振,刘盛堂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溶剂化离子液物理化学性质传导机理锂离子电池
结项摘要

The replacement of conventional organic liquid electrolyte with solid electrolyte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and energy density of the lithium ion batteries. However, solid electrolyte based on polymer and lithium salt shows low ionic conductivity at ambient temperatures. Although the addition of organic solvents help to improve the conductivity,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electrolyte will decrease due to the present of volatile and flammable solvents. Therefore the state-of-art solid electrolytes are far from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In this project we are planning to invite solvate ionic liquid (SIL), a new class of ionic liquid, to take place of organic solvent and prepare a kind of novel solid polymer-SIL electrolytes. The content of this study includes: firstly systematic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ous kinds of polymer and solvate ionic liquid, and revealing the influence rule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polymers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ILs. Then, optimizing the SILs as well as investigating the microscopic interaction and transport mechanism of the electrolytes by the synergic effect, and achieving novel solid electrolyte with high stability and high lithium ion conductivity. This study will stimulate the improvement and implement application of solid electrolyt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的有机液态电解质是提高锂离子电池稳定性和能量密度的重要手段。然而,由聚合物和锂盐组成的固态电解质在室温下的导电性差,虽然通过添加有机溶剂等方法可以提高导电性,但是易挥发和可燃溶剂分子的存在会降低电解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目前的固态电解质还难以实现应用。本项目拟引入溶剂化离子液体这种新型的离子液体材料,代替聚合物电解质中的有机小分子,制备一种新型的固态聚合物-溶剂化离子液体电解质。主要内容包括:首先较为系统地研究不同种类聚合物和溶剂化离子液体的相互作用,找出聚合物的组成、结构对溶剂化离子液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之后发挥二者的协调作用,通过优化溶剂化离子液体并研究电解质内部相互作用和传导机理,开发出具有高稳定性和锂离子传导的新型固态电解质。本项目将为实现固态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本课题制备了由聚丙烯腈(PAN)和溶剂化离子液体[Li(G4)][TFSA]构成的固态电解质,系统研究了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根据相关测试结果,改进了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工艺和条件,获得了具有较高电化学性能的聚合物电解质,并实现了在由磷酸铁锂正极和金属锂负极组成的锂电池上的应用。针对锂电池中存在的电解质-电极界面问题,设计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包括复合硫正极、碳包覆氧化硅负极、复合氧化钛/钛酸锂负极等新型电极,在获得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电解质-电极界面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获得了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高稳定性电解质-电极界面的设计思路。利用离子液体高稳定性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本课题进一步设计开发了基于碳纳米薄膜材料的电化学器件,实现了电场作用下的主动红外辐射调制功能,并系统研究了离子液体在碳纳米薄膜材料中的作用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2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张策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87112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2085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904220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17102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175077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9675004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3160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7056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锂离子电池用离子液体型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批准号:20703005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吴川
学科分类:B020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快锂离子固态电解质的研究

批准号:U143010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傅正文
学科分类:A3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3

新型锂离子电池用离子液体基电解质制备及其锂离子输运机制研究

批准号:2110310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房少华
学科分类:B02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新型负极/LiBaLaZrREAlO电解质/正极膜组件的研究

批准号:5157217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小珍
学科分类:E02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