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既是矿体赋存的部位,也是控制各种地质体之间耦合关系的主导因素。北武夷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而广泛发育的推覆构造,深刻影响着矿床的成生与保存。在北武夷地区开展面积性的路线地质调查,查明逆冲推覆构造的区域分布、不同单元的产状、构造样式,采用40Ar-39Ar定年技术测定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结合岩组分析,研究北武夷地区逆冲推覆构造及其次级构造的时空分布和活动规律。在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以具体矿区为对象和实例,结合赋矿岩石和构造带脉岩的40Ar- 39Ar测年,研究推覆构造与矿床的成生联系,探讨推覆构造是成矿前、成矿期还是成矿后的构造,是否分别具有控矿、容矿或者破矿作用,破矿作用是否造成矿体重复增大或者隐伏、缺失等问题,结合逆冲推覆方位、运移距离的定量化分析,预测隐伏矿体可能的位置,预测区域成矿远景,进而为北武夷地区寻找隐伏矿床以及矿体扩大远景提供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柯坪塔格逆冲推覆系现今变形及其地震构造特征
西秦岭弧形逆冲推覆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逆冲推覆构造与黔东低温脉型金矿的成因研究
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中的结晶冲断席:以贺兰山北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