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中晚期燕辽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中隐翅虫科昆虫的对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60200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蔡晨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廖焕宇,蒋佳倩,苏祎桐
关键词:
中生代热河生物群燕辽生物群隐翅虫科昆虫化石
结项摘要

The famous Middle Jurassic Yanliao biota and Early Cretaceous Jehol biota are typical Mesozoic terrestrial exceptional faunas, which have yielded a huge number of beautifully preserved fossil insects. Mesozoic insects can provide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early evolution, biogeography and behavior of modern insects. Staphylinidae (Coleoptera) is currently the largest group of animal kingdom. It is also an ancient group that thrived in the Mesozoic. The Yanliao and Jehol biotas have yielded numerous fossil staphylinids, but most of them remain to be studied and mor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to be reveale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taphylinids from those biotas is badly needed. Based on achieved progress,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techniques, 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extinct and extant faunas, fossil staphylinids would b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and their bi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The co-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of certain staphylinids and environment could be revealed by detailed studies of fine structures of these fossils. Based on the staphylinid assemblages of both biotas, plus fossils from other Mesozoic and Cenozoic biotas, the natural history of Staphylinidae in the long-term geological time could be refined.

享誉全球的中侏罗世燕辽生物群和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是典型的中生代特异埋藏生物群,产出了大量保存精美的昆虫化石。中生代昆虫化石为研究昆虫的早期演化、生物地理学和行为学等提供了重要材料。隐翅虫科隶属于鞘翅目,目前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科。隐翅虫科是一个古老的甲虫类群,在中生代较为繁盛。燕辽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都产出了大批隐翅虫化石标本。然而我国中生代隐翅虫的研究程度还不高,重要科学意义还有待发掘,因此两个生物群中隐翅虫的对比研究亟待开展。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综合多种研究手段,将化石与现代昆虫证据相结合,对隐翅虫化石进行分类系统学研究,并探讨某些类群生物地理学演化规律。通过对某些类群细节特征的深入研究,揭示其行为学特征和与周围环境的协同演化关系。最后通过对两个生物群中隐翅虫组合特征的对比分析,以及与中、新生代其他生物群中隐翅虫组成的对比研究,推断隐翅虫科这一超大类群在长期地质历史中自然历史演化过程。

项目摘要

享誉全球的中侏罗世燕辽生物群和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是典型的中生代特异埋藏生物群,产出了大量保存精美的昆虫化石。中生代昆虫化石为研究昆虫的早期演化、生物地理学和行为学等提供了重要材料。隐翅虫科隶属于鞘翅目,目前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科。隐翅虫科是一个古老的甲虫类群,在中生代较为繁盛。燕辽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都产出了大批隐翅虫化石标本。然而我国中生代隐翅虫的研究程度还不高,重要科学意义还有待发掘,因此两个生物群中隐翅虫的对比研究亟待开展。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综合多种研究手段,将化石与现代昆虫证据相结合,对隐翅虫化石进行分类系统学研究,并探讨某些类群生物地理学演化规律。通过对某些类群细节特征的深入研究,揭示其行为学特征和与周围环境的协同演化关系。最后通过对两个生物群中隐翅虫组合特征的对比分析,以及与中、新生代其他生物群中隐翅虫组成的对比研究,推断隐翅虫科这一超大类群在长期地质历史中自然历史演化过程。系统描述了中生代中晚期热河生物群和缅甸琥珀中的巨须隐翅虫亚科昆虫,并讨论了其重要的古生态意义,将高等真菌即蘑菇的演化历史推前了约2000万年。系统描述了蚁甲亚科、苔甲亚科和毛薪甲亚科等隐翅虫代表,揭示了各个亚科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史。目执行期间共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共计18篇,包括1篇《自然通讯》、2篇《当代生物学》、2篇《皇家学会会刊-B辑》和2篇《科学报告》等。完成中文科普论文2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DOI:10.3760/cma.j.cn371439-20200423-00009
发表时间:2021
2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DOI:10.17520/biods.2020034
发表时间:2021
3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DOI:10.12024/jsou.20190302561
发表时间:2019
4

氧化石墨烯片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黏附、增殖及 成骨早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氧化石墨烯片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黏附、增殖及 成骨早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8
5

伸展构造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花岗岩磁组构和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分析

伸展构造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花岗岩磁组构和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分析

DOI:10.1360/SSTe-2020-0306
发表时间:2021

蔡晨阳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华北克拉通破坏对燕辽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的影响

批准号:9151430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周忠和
学科分类:D02
资助金额:28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2

燕辽、热河生物群脊椎动物化石黑素体多样性及其它色素成分

批准号:4187201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全国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毒隐翅虫(鞘翅目:隐翅虫科:毒隐翅虫亚科)形态与系统分类学研究

批准号:3110165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晓燕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中国中生代隐翅虫科化石的分类学研究

批准号:4130200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岳艳丽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