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入流关口海域碳吸收动力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47617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9.00
负责人:高众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恒,门武,余雯,肖钲霖,祁第,张介霞,林红梅
关键词:
净群落生产力碳通量输出生产力碳酸盐体系北冰洋
结项摘要

A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areas in the Arctic Ocean (AO), the gateways areas has most complicated controls on their carbon uptake dynamics. On the basis of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project that has just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is project will firmly grasp the highlight that Chukchi Sea can be maintained as a perennial CO2 sink under global warming scenarios, and will be an in-depth study. The study will further study the carbon uptake dynamics in the gateways areas of the AO, and will make a comparison of two most important in-flow shelves in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of the AO----the Chukchi and the Barents Seas. Total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data will be used to assess the rate of net community production (NCP), and the scientific issue is interpreted such as why the primary production in the Chukchi Sea, which has the highest biological pump efficiency in the AO, is lower than those of in the Barents Sea. Carbon uptaking dynamics will be well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all kinds of hydro-physical processes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and quantified or semi- quantified their contributions of those main control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will integrate up to almost two decades carbon fluxes data, to estimate the changes of carbon uptake in the gateway areas of AO and their responses to the rapid transition in the AO.

北冰洋入流关口海域是北冰洋碳循环最为活跃的区域,其影响因素也最为复杂。本项目申请将在去年成功结题完成的北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白令海入流水及海冰快速变化对北极碳汇的影响研究》最新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紧紧抓住楚科奇海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过去十几年间一直维持高效率的碳吸收能力这一令人兴奋的发现,继续深入地探讨北冰洋入流关口海域的碳吸收动力学。研究将对北冰洋东西两侧入流关口最重要的两大入流型陆架--楚科奇海和巴伦支海进行对比研究,利用溶解总无机碳变化计算净群落生产力等进行分析,解释楚科奇海生物泵效率最高、生产力却低于巴伦支海这样令人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通过解析分析各种水文物理以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控制因子,定量或半定量其主要影响因素,揭示其碳吸收动力学。同时,本研究将利用长达近二十年的碳吸收通量数据对比深入评估北冰洋入流关口海域碳吸收变化及其对北极快速变化的响应。

项目摘要

北冰洋入流关口海域是北冰洋碳循环最为活跃的区域,其影响因素也最为复杂。本项目紧扣北极热点科学问题,着眼近几十年间北极快速变化,深入分析北冰洋不同分区碳吸收格局及其年际、年代际变化。紧盯着至关重要的北冰洋入流关口海域,深入对比北冰洋入流关口两侧碳吸收的变化差异,分析了白令海入流水对碳吸收格局的显著影响等,阐明了楚科奇海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过去二十年间持续保持的高效率的碳吸收能力原因,探讨北冰洋入流关口海域的碳吸收动力学。通过对比白令海各详细分区的碳吸收格局及其年际年代际变化,发现白令陆坡流区域碳吸收与气候变化的密切相关性,证实了该区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而该区域正是白令海入流水穿越路径并向北流入北冰洋并影响北冰洋的碳吸收水平及碳汇格局。研究分析了各种水文物理以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控制因子,解析出了不同分区碳吸收能力的主要控制影响因素,揭示了北冰洋碳吸收动力学。详细计算了近二十年北极、亚北极碳吸收通量变化,揭示北冰洋入流关口海域的重要影响。研究同时发现了近二十年间北冰洋的快速酸化,而通过对入流关口两侧的深入分析对比,发现了“腐蚀性”的太平洋冬季水在西北冰洋的扩张和对北冰洋酸化的严重影响。同时,对北冰洋东西两侧碳循环及海洋酸化主要调控因子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揭示出了其不同主控因素及显著差异。为研究北冰洋碳循环及海洋酸化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并给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5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高众勇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97611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406014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白令海入流水对北冰洋生态系统及碳汇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4097611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高众勇
学科分类:D0615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北冰洋及其邻近海域氟里昂水团示踪研究

批准号:40276035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李文权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东海近海海域典型赤潮生物对重要营养盐吸收动力学研究

批准号:40376033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王修林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海冰对北冰洋沉积有机碳组成及堆积速率的影响

批准号:40476003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陈建芳
学科分类:D0615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