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东寨港主要红树林群落退化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608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5.00
负责人:廖宝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玉军,黄勃,李玫,管伟,刘滨尔,张留恩,李俊
关键词:
干扰退化机制红树林
结项摘要

海南东寨港生长着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种类最齐全、保存最完整的红树林,在我国红树林研究与保护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东寨港出现部分红树林群落急速退化甚至死亡的现象。为了遏制其退化趋势,亟待开展红树林群落退化原因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本研究以东寨港红树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监测和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于多物种竞争模型模拟和多因子主成份分析等现代数理统计技术,在分析诊断群落退化类型、退化强度、种群消长动态等基础上,研究自然干扰(海洋污损动物蛀蚀、底泥淤升)和人为干扰(养殖塘排污、鸭群放养、生境破碎化)对红树林群落的影响以及群落对干扰的响应,揭示红树林群落的退化机制,并提出减缓其退化进程的管理对策,为红树林资源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项目摘要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在我国红树林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东寨港出现部分红树林群落急速退化甚至死亡的现象。为了遏制其退化趋势,2012-2015年在海南东寨港开展红树林群落退化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红树林急速退化是海洋底栖动物-団水虱(Sphaeroma)爆发所致,主要是因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大量激增,致使滤食浮游生物为主的団水虱大量繁殖,直接危害红树林根系所致;总氮0.356~0.605 mg/L)、总磷(0.050~0.054 mg/L)、浮游生物量(1.23~1.82 mg/L)和叶绿素a含量的提高及较长时间积水是影响团水虱在该海域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②团水虱种群在6-7月种群数量最大, 8月份以后种群密度达到上限,12月份处于最不稳定衰退阶段;团水虱在水平上以红树树干为中心集群分布,在垂直上距离树干基底20-25cm范围内种群密度最高;种群雌雄比例在1:1~1:2之间。③团水虱消化酶中的蛋白质酶活力范围为32.07~105.86U/mg, 淀粉酶26.63~54.41U/mg, 脂肪酶11.21~12.78U/mg, 纤维素酶18.46~48.62U/mg,随着団水虱生长,蛋白酶活力明显高于其他消化酶活力,表明其在幼体阶段较多摄食含较高纤维素和淀粉食物,随着发育进程较多摄食蛋白质含量高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满足生长需求。④退化特征值(%)与滩涂积水时间(min)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死亡率=0.4138x+42.66(R=0.817,p<0.01),Y退化率=0.5195x+13.943(R=0.639,p<0.05),呈显著正相关。⑤水体污染主要是红树林区周边养殖塘激增,由1987年59.1hm2激增至2013年1986.9 hm2,而且与近年来当地掀起林内规模养鸭及上游大型养猪场污水排放有关。⑥団水虱在树干基部的为害高度还与树干上的网纹藤壶分布密切相关,团水虱距离网纹藤壶越远,洞穴数量越少(因网纹藤壶悬挂大量可取食藻类),其关系函数为y= 6.15x2 - 9.17x + 16.45,R2 = 0.9879。⑦団水虱为害对象主要是处于地带性演替后期、相对高大红树林较易遭受危害。⑧消除外部污染环境,如搬迁养鸭、养猪场,改变周边养殖塘的废水排放方式,使红树林生态系统回归自然健康状态,是解决急速退化的最佳途径;其结果对减缓红树林急速退化趋势及红树林保护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廖宝文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876062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070144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67608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7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87609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批准号:4140617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均玲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团水虱灾害驱动的海南东寨港红树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批准号:3166012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辛琨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潮间带湿地中的多组分多相流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为例

批准号:40672167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李海龙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海南红树林退化程度多尺度综合评价

批准号:40701169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辛琨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