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际激发效应——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物质"权衡"的结果?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7056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6.00
负责人:徐兴良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Yakov Kuzyakov,周才平,贾彦龙,李倩茹,孙悦,李常诚,刘倩愿
关键词:
植物与土壤相互作用根际激发效应有机碳稳定性碳氮稳定同位素土壤碳平衡
结项摘要

More and more evidence has suggested that priming effects can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s and stabilit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to develop the theor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turnover. Rhizosphe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locati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priming effects. Numer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trade-offs between plants and microorganims lead to rhizosphere priming effects. However, so far few studies have quantified these trade-offs between them.In this study,a triple isotope labeling approach (13C,14C and 15N)will be used to explore gross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nd gross nitrification,nitrogen uptake by plants and the exudates used by soil microorganisms.Three plant species (i.e. Zea mays,Glycine max and Brassica napus) will be used for these investigations.With these data, we quantify the trade-offs between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for carbon and nitrogen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rhizosphere priming effects and their ecological relevance.This will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new generation of ecological models which can integrate microbial processes.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激发效应"在深入理解土壤有机碳动态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强调了进一步发展土壤有机质周转理论的重要性。根际是激发效应发生的最重要的部位,很多研究认为根际激发效应的产生是根际微生物与植物进行物质"权衡"的结果。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研究量化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这种物质权衡关系。本项目拟采用15N、13C与14C三标记技术,以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和油菜(Brassica napus)三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总氮矿化与总硝化作用、植物对矿质氮的获取及根际微生物对根系分泌物的利用,分析根际碳氮通量,量化根际激发效应发生过程中植物与微生物在碳和氮上的"权衡"程度,阐明根际激发效应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及其生态学意义,为新一代整合土壤微生物作用的生态过程模型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项目摘要

本项目采用15N、13C与14C三标记技术,通过测定土壤总氮矿化、植物对矿质氮的获取及根际微生物对根系分泌物的利用,解析了根际激发效应发生过程中植物与微生物在碳和氮上的“权衡”程度。获取如下结果:1)初步发现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根际激发效应的贡献率分别为10-30%和70-90%。2)借助于遮荫和刈割处理原位条件下证实高寒草甸植物向地下碳输入、根际微生物氮矿化及植物氮获取之间存在权衡关系,该权衡关系受放牧活动的影响。3)利用15N示踪技术初步揭示了植物根际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指出根系相互作用所诱导的根际激发效应可能强烈依赖于植物种内和种间的作用强度及与根际微生物的互作关系。4)发现豆科功能群植物和禾本科功能群植物能通过改变根际过程来调控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及其比例,从而调整它们对氮素利用。5)结合当前有关土壤碳循环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指出区分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各组分的必要性与生态重要性,认为深入研究根际激发效应发生机制是破译生态系统地下碳循环过程的关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4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5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豆科植物根际激发效应产生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4130126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韩丽丽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葡萄自毒物质与根际土壤微生物互作效应研究

批准号:3110150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坤
学科分类:C150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木本植物对土壤碳氮矿化的根际激发效应及其影响机制

批准号:3167052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朱彪
学科分类:C0311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豌豆根际自毒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效应研究

批准号:3100094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丁桔
学科分类:C151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