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植物叶绿体膜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发现可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由陆生菠菜(双子叶)和大麦(单子叶)及海生单子叶植物大叶藻组成,另一类则由陆生裸子植物油松和海生绿藻刺松藻组成。前者的Chla/b比值较高,其低温荧关发射谱有分别代表PSⅡ和PSⅠ的两个峰(FⅡ和FⅠ),而后者的FⅠ仅为一个小肩;前者中Mg(2+)诱导FⅡ增高与其诱导膜表面电荷密度下降平行相关,而后者中则无这种相关性的效应存在,这说明前者为典型的激发能分配的调节受膜表面静电性质控制的类型,而后者则属非静电控制的类型。这两种调控类型与植物的生境无关,很可能是光合生物进化的反映。用Ca(2+)结合胰酶处理及纯化的LHCⅡ重组的方法证明,执行静电控制与非静电控制的功能蛋白分别LHCⅡ的25~26KD和23~24KD多肽 。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光合膜上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及其调节和控制
光合膜脂的功能及其与蛋白质的互作机理
光合膜蛋白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
四膜虫端粒酶活性调节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