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实现生态环境需水和人类需水的协调配置将是人类的追求目标。在水资源矛盾十分突出的干旱区生态需水量估算是平衡人类需水量与自然需水量的基础。本项目以黑河下游为研究区,利用种群与生境关系建模的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对黑河下游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进行研究,探讨黑河下游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方法及时空分布规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1)种群需水量时空变化规律与主控因子的关系;(2)单株-种群-区域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的尺度转化。(3)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生态需水量和最大生态需水量的计算。这些科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对水资源合理分配、最终确定流域生态保护目标、措施与方案和建立黑河流域生态安全体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干旱区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提供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安全与生态需水量研究
黑河下游荒漠植被生态过程及水文驱动研究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坝址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研究
黑河下游植物群落尺度的生态阈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