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黑鲈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但近年来由于种质退化,导致生长速度下降、饲料消耗增加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口黑鲈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以加快培育生长性状优良的大口黑鲈新品种。本项目选择生长轴上重要功能基因(GH、IGF-I、IGF-II、GHRH、PACAP和Ghrelin)作为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通过分析基因SNPs和单倍型标记与生长性状的关联,筛选与大口黑鲈生长密切相关的标记;根据标记选择亲本,分析后代基因型-表型-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验证SNPs的功能;将这些标记应用于群体选育中,评估标记辅助选择的效果;同时探索多基因聚合育种的技术路线。通过建立筛选和验证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相关的SNPs和单倍型标记的方法,开展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为发展其它鱼类生长性状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性状优良的鱼类新品种(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大口黑鲈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但近年来由于种质退化,导致生长速度下降、饲料消耗增加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口黑鲈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以加快培育生长性状优良的大口黑鲈新品种。本项目选择与生长和肌肉发育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GH、IGF-I、IGF-II、Pit-I、GHRH、PACAP、Ghrelin和MSTN)作为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筛选与大口黑鲈生长密切相关的标记。在8个候选基因上,共筛查出33个多态标记,包括31个SNPs和2个微卫星标记。其中IGF-I和Pit-I基因启动子上的多态标记构成两个单倍型,IGF-II基因上4个SNPs构成7个单倍型。分子标记与生长性状之间初步关联分析显示,IGF-I和Pit-I启动子多态、IGF-II和MSTN的单体型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相关,GHRH启动子多态与生长性状不相关。再一次统计分析对上述关联进行验证,结果显示,Pit-I和GHRH基因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得到重复验证。应用Pit-I多态指导亲本选择,构建AB×AB全同胞家系,利用家系后代组成的群体进一步验证Pit-I生长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生长优势基因型的体重、体长等生长性状仍有明显优势。选取大口黑鲈非选育群体与选育群体F2、F3、F5和F6群体,分析8个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4个微卫星基因座和4个SNPs)每个世代优势基因型的平均含量。F2、F3、F5、F6和非选育群体中优势基因型的平均含量依次为2.12、2.70、2.90、3.08,优势基因型的平均含量随选育世代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本项目通过建立筛选和验证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相关的SNPs和单倍型标记的方法,为发展其它鱼类生长性状标记开发技术、建立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性状优良的鱼类新品种(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相关分子标记聚合及辅助选育应用探讨
黄喉拟水龟高繁殖力相关SNPs标记筛选、验证与初步应用研究
候选基因法筛选团头鲂抗病SNPs标记及其验证和应用研究
食植物蛋白大口黑鲈的基因表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