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纯化有中和活性的HIV-1人源单克隆抗体对于研究艾滋病疫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细胞方法来筛选针对我国HIV-1主要流行毒株包膜蛋白的有中和活性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其中和机制。利用本实验室已经构建好的HIV-1感染者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以及多种表达我国主要流行毒株HIV-1包膜蛋白的质粒,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将HIV-1包膜蛋白表达在细胞上,以细胞筛选方法来筛选制备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以期获得针对我国流行毒株HIV-1包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对这些单克隆抗体进一步利用ELSIA、免疫荧光、流式分析等方法检测其结合活性;点突变、随机肽库等方法分析其中和识别表位;假病毒检测体系检测其中和HIV-1活性,从而深入研究针对我国HIV-1包膜蛋白的人源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机制,分析其抗原识别位点,为基于HIV-1中和抗原识别位点来改造免疫原的艾滋病疫苗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本课题以HIV-1感染者PBMC标本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库构建,获得了4个人源噬菌体抗体库,库容量在10E6-7左右。主要选择中国主要流行毒株HIV-1 BC重组毒株感染者建立的人源噬菌体库中进行抗体筛选,利用传统的ELISA方法筛选出了多株具有一定中和活性的人源单克隆抗体。本课题中重点利用细胞来表达HIV-1包膜蛋白,模拟HIV-1病毒包膜蛋白的天然三聚体构象来筛选人源单克隆抗体。发现五个具有不同VH和VL序列的抗体Fab(2801、2837、2863、2870 和2920)。这些抗体与转染Env的293T细胞反应,但不与重组表达的可溶性gp120蛋白反应,说明它们有可能针对依赖于Env复合物的空间构象表位。我们发现2801、2863和2870三个Fab抗体对HIV-1 CRF07_BC亚型CH120.6毒株具有较强的中和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2.24、0.89和3.09 μg/mL。其中,2801和28063对B亚型HIV-1毒株SF162具有较强的交叉中和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0.69和3.52 μg/mL。结论:表达于293T细胞表面的HIV-1 Env可以有效富集和筛选噬菌体抗体库,并能成功分离和鉴定依赖于Env空间构象表位的HIV-1中和抗体。本研究为探讨HIV-1中和抗体的反应机制和研发艾滋病疫苗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裂谷热病毒的中和抗体筛选与中和机制研究
单细胞筛选结合深度测序快速获取HCV人源中和抗体及其抗病毒特性研究
肠道病毒D68型广谱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机制研究
从记忆B细胞制备广谱中和抗流感病毒人源单克隆抗体及抗病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