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种群遗传结构及功能基因定位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0218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刘晓雷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吉林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利,高鹤,孙青松,孙尧,丁静
关键词:
微卫星功能基因旋毛虫
结项摘要

Current studies estimate that different species of parasites have certain differences on structure of antigens, the infectivity, drug sensitivity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no approved parasite-specific drugs, vaccines or diagnostic tools for Trichinella are presently available due to lacking of antigens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is is largely due to the lack of uniform standard to the species identifications and further in-depth studies of molecular bi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Trichinella. Therefore, this study intends to establish a more accurate standard of classification of Trichinella spp. by genome-wide microsatellites identification. Meanwhile, the microsatellite genetic linkage maps for Trichinella spiralis will be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Further,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and host specificity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Trichinella, we attempt to identify and position these functional genes in chromosome by using genetic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Therefore, the study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new insigh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pecific biomarkers, as well as candidates for drug and vaccine, and may also provide a basi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trichinellosis.

研究表明,寄生虫不同虫种之间的抗原结构特点、对宿主的侵袭力、耐药性及流行病学特征都存在差异,而旋毛虫目前尚未有严格统一的种群划分标准,这也是旋毛虫病至今难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由于对旋毛虫分子生物学特征缺乏深入研究,尚未发现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抗原分子也是另一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深入分析旋毛虫基因组,查找并验证具有遗传标志的微卫星位点从而建立旋毛虫较为准确的分类标准。同时构建旋毛虫高密度遗传图谱,并根据不同种群旋毛虫所具有的温度敏感差异性和宿主特异性利用遗传杂交技术,对决定温度敏感性和宿主特异性的功能基因进行定位,从而为发现旋毛虫新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疫苗候选分子以及特异药物靶标提供基础,也为旋毛虫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寄生虫不同虫种之间的抗原结构特点、对宿主的侵袭力、耐药性及流行病学特征都存在差异,而旋毛虫目前尚未有严格统一的种群划分标准,这也是旋毛虫病至今难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由于对旋毛虫分子生物学特征缺乏深入研究,尚未发现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抗原分子也是另一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旋毛虫基因组,共查找到旋毛虫基因组有6434条序列包含93140个微卫星位点,对部分微卫星进行筛选鉴定,共筛选出572个具有遗传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其中在两个虫株中具有完全不同等位基因的微卫星位点共104个,具有部分不同等位基因的微卫星位点共352个,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的微卫星位点116个。利用筛选出的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成功建立多重PCR方法,可对旋毛虫全部12个种和基因型进行种间鉴定,同时可对旋毛虫(T1)8个国内分离株进行种内鉴定,为完善旋毛虫种群划分标准提供可靠依据。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T.spiralis(T1)虫种中的ISS195(父本)和ISS534(母本)作为亲本,通过微卫星遗传多态性对杂交子代(F1)进行遗传分析,利用前期实验筛选获得的77对引物和98个杂交子代个体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成功构建旋毛虫遗传图谱,为旋毛虫基因组的完整拼接、基因识别、基因定位、基因克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功能基因组研提供条件。进一步利用该遗传图谱对前期已经获得的杂交子代的基因组进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揭示每一代基因组遗传背景的变化过程,分析调控旋毛虫温度敏感性和宿主特异性的功能基因,为发现旋毛虫新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疫苗候选分子以及特异性药物靶标提供新思路。本研究共发表SCI 论文7篇,英文国际会议论文(2篇),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名(其中1名已毕业),部分论文获吉林省学术成果一等奖。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3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4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5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DOI: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海蜇基因资源发掘及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批准号:3130217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云峰
学科分类:C190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遗传性共济失调致病基因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

批准号:8167112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俊岭
学科分类:H0901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线粒体基因研究我国痒螨的种群遗传结构

批准号:3140218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古小彬
学科分类:C18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岩原鲤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批准号:30670290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宋昭彬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